第20章 肖家人各自肚肠(1 / 2)

之前,各人光顾着去看自己藏钱之地,林雨竹要不提,他们还真没深想。

肖母看向一双儿女的眼神幽怨起来,尤其是看向肖思思,更是有些恼怒,“家里何时缺过你一口吃的,干嘛私藏银钗?”

肖思思一听顿时委屈起来,“孙家二丫才十来岁,手里都有二、三百文钱花用。我都十八了,还像小时候那样平时只有几文钱……”

“别人家闺女到了这个岁数都出门子了,偏我老在家里嫁不出去,那么细小一根银钗都不敢戴头上!我——呜呜……”

肖母到底因她是幼女,自小宠爱些,见她哭了赶紧换了脸孔安抚起来,“你这丫头莫哭了,又不是没相看,你都瞧不上,老娘有法子?”

“娘知道你心宽手散,怕你大手大脚乱花银钱。这不是给你存些嫁妆,以后到了婆家少受些欺负嘛!”

林雨竹听的直撇嘴。哦,她知道给女儿存多些嫁妆,以免到婆家受欺负。那她林雨竹的嫁妆更丰厚呢,还不是被肖家上下挫磨了这六年?

合着自己闺女是宝贝,别人家的闺女嫁过来就成了土石瓦砾?

这人啊,哪怕不识字,道理什么的都是懂的。

只不过对待不同的人,态度也就不同了。这或许就是系统教导时提过的一个词儿:双标!

林雨竹正腹诽这对母女,肖老头也瞪了眼肖卓,“家里的银钱向来掌管在我和你娘手里,你小子私藏那么多银子想做什么?”

肖卓闻言面无表情的辩解,“爹,儿子读书耗费大,如今田假就要休完,我手头总要有些银子应酬夫子和同窗。”

“去年入县学时,我因不懂,没纳拜师钱,也无力请同窗秀才吃喝,在学里不知受了多少排揎。”

“再者说了,日常买些笔、墨、纸张那也是要银钱的,我找娘要,总是在旬假回来时给个几十文……儿子苦啊!”

肖老头见他说了这一大车话,知道也是实情,便又瞪上肖母,“你这老婆子!竟然在耗子洞藏了一吊钱?你想干什么?莫非又要去填你娘家!”

“卓哥儿考上秀才有多不易?我还指望哪一科,他考个举人老爷回来光宗耀祖呢!儿子在县学读书的耗费你只管吝啬,你要贴补谁去?”

肖母闻言立马叫起撞天屈,“没有,我没有!常哥儿前些时候到府城考试回来,我准备去看看。虽然没通过府试,好歹县试是过了的……”

肖卓听她娘提起这个表弟,嘴角扯了扯,“大常也算不错了。那么多考生,通过县试的也不过三、四十人罢了。”

“本府一州六县,参加府试的千余人,只取百人为童生,何其艰难?当初我也是读书十年,考了五场才通过府试。”

“我成童生时都十七岁了,又历五年才总算考得秀才功名,有了入县学的资格。咱屋陵县数百读书人,每次院试只有二十个名额……”

肖老头听好大儿说起自己的光辉战绩,不由得也是与有荣焉,望着负手而立,侃侃而谈的肖卓,他嘴咧的跟荷花似的。

林雨竹也暗中点头,叹了口气。

她可以质疑肖卓的人品,但确实不能质疑这家伙的才华。

十七岁的童生,二十二岁的秀才!

别说在向阳村了,就是在军店镇,那也算得上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