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战斗!\"他的警告被淹没在士兵们的欢呼声中。
第一支火箭弹拖着橙红色的尾焰击中队伍中央时,时间仿佛静止了。佐藤看见二等兵小林的身体在火光中分解,那个昨天还在哀求休息的少年,现在只剩下半截手臂飞向天空。
紧接着是密集的枪声。不同于日军三八式步枪清脆的\"啪勾\"声,这是波波沙冲锋枪特有的\"哒哒\"声,像撕布一样连绵不绝。佐藤扑倒在地,看见无数马蹄从沙丘后涌出,骑手们清一色穿着苏式军装,却高举着成吉思汗的狼头旗。
\"蒙古人民军!\"有人尖叫着。这个番号本该在两年前就被关东军剿灭的。
巴特尔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手中的冲锋枪喷吐着火舌,每一颗子弹都带着刻骨的仇恨。那个串耳朵的少佐第一个倒下,巴特尔特意在他胸口补了整整一梭子,打得尸体像触电般抖动。
赵铁柱站在制高点,冷静地观察着战局。他注意到约三十名日军正拼命向蒙古境内逃窜——正好符合上级要求的人数。他举起信号枪,向天空发射了一枚绿色信号弹。
枪声立刻变得稀疏起来。蒙古骑兵们开始有意识地驱赶而不是射杀逃兵,像牧羊犬驱赶羊群一样,将残存的日军赶过边境线。
佐藤大佐在混乱中捡起一挺歪把子机枪。当他看清枪身上的编号时,突然愣住了——这是去年包头战役中缴获的八路军武器。这个发现比子弹更致命地击中了他。
最后一刻,他看见一个脸上有疤的蒙古骑兵向自己冲来。佐藤下意识举起军刀,却听见对方用标准的东京口音说:\"记得包头的小卓玛吗?她是我妹妹。\"
军刀落地的同时,巴特尔扣动了扳机。
战略的棋局
黎明时分,赵铁柱和巴特尔在边境线旁生起篝火。火堆里燃烧的是日军文件,其中一份作战地图上标注着\"满蒙边境兵力部署\"的字样正在卷曲碳化。
\"二十七个。\"巴特尔往火堆里扔了块马粪,\"跑了二十七个鬼子。\"
赵铁柱展开最新收到的电报:\"《真理报》记者已经就位,准备拍摄'蒙古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新闻片。\"他苦笑着补充道:\"当然,不会拍到我们八路军的装备。\"
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声。三辆插着苏联红旗的吉普车正驶向边境,车上的摄影机镜头在晨光中闪闪发光。
\"要演戏了。\"巴特尔站起身,突然用蒙语骂了句脏话。他解下腰间的手枪——赵铁柱昨晚给他的那把,轻轻放在地上。
赵铁柱注意到枪里的三发子弹一颗不少。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情绪。
当苏联记者架好摄像机时,巴特尔已经换上了传统的蒙古袍子,他带领骑兵们高喊着\"乌拉\"冲向边境线。而在镜头拍不到的沙丘背面,真正的蒙古纵队正在接收八路军移交的苏制武器。
中午时分,赵铁柱收到了北平总部的加密电报:\"国际舆论形成,苏军出兵在即。你部即刻撤回张家口休整。\"落款是龙飞凤舞的签名——那是一个在未来会改变中国命运的名字。
收拾行装时,赵铁柱在沙地上发现了一枚金色的纽扣。那是佐藤大佐军装上的,纽扣背面刻着\"昭和十五年 陆军士官学校优等生\"的字样。他随手将纽扣抛向燃烧的文件堆,火光中,金色的金属迅速变黑、熔化。
在返回根据地的路上,电台里传来重庆方面愤怒的声明:\"抗议苏蒙联军擅自进入中国领土...\"赵铁柱关掉收音机,对通讯员说:\"给北平发报,就说'狩猎行动'圆满完成。\"
吉普车驶过一片胡杨林时,惊起了成群的乌鸦。这些食腐的鸟儿扑棱棱地飞向北方,那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