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纬纶接过信一看,也皱起了眉头。
原来几个月的时间方腊的实力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他现在已经攻下了苏州,正在向着丹阳前进。
丹阳离着江宁府可就足二百里,叛军要是攻下了江宁,那么整个东南江山就不归大宋所有了。
方腊的军队据说已经过了百万,确实令人吃惊。
东南是大宋富庶之地,缺了此地的赋税是万万不可的。
徽宗亲自下旨,任命童贯为帅,天下兵马任凭他抽调,务必要在半年之内平定叛乱。
童贯听说了方腊有百万大军,自己心里就已经胆怯。
他以枢密院的名义,征调西军和各地的禁军参战。
自己亲率东京禁军三十五万开始出征。
为了给自己壮胆,他签发了西军十五万,各地驻扎禁军的数目也开始加码。
本来元嗣这边只需要出两千骑兵部队就可以了,现在按照童贯的要求需要他们凑足五千人。
所有的人必须要在十一月初六以前在江宁府取齐,集中所有兵力开始南征。
杨元嗣说道:“现在所有飞骑也就两千多人,我认为已经足够了,其他人带多了反而不美。”
赵纬纶点点头,说道:“不过也不能违背童枢密的军令,就让卢进义和宋江想办法吧。”
杨元嗣点点头,也没有说什么,这是他在大宋第一次领兵出征,不能搞砸了。
还没等思考个万全之策,门口一阵嘈杂,李重山不顾阻拦闯了进来。
杨元嗣差点儿就将他忘记了,李重山却毫不在意,冲到他面前直接跪在了地上。
杨元嗣搞不清楚他这是在搞哪一出,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想不到这家伙又跪了下来,说道“我有个请求,你要是不答应我,我就不起身。”
杨元嗣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说道:“你先说,只要我能做到。”
李重山大喜,站起身来说道:“我想拜指挥使为义父!”
杨元嗣听了哭笑不得,他比李重山年长不假,可是绝对不会超过十岁。
这样的年龄差距,父子相称不太成体统。
李重山这个念头可不是突然兴起,他本来就听说了王元嗣的各种事迹,心中是着实佩服。
加上这孩子虽然年龄小,志向和抱负却不小,
残酷的现实早就将他伤的遍体鳞伤,心智也比普通孩子成熟的早。
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要有个强大的靠山。
他握紧了拳头,抬头说道:“请你一定要答应我,我再也不想被别人骂作没有父亲的杂种。”
这句话触动了元嗣心中的某一根心弦,他转念心想,说道:“也行,不过作我的儿子可也不轻松啊。”
李重山大喜过望,跪下来重重的给元嗣磕了头,“我李重山之后要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对待您。”
元嗣哈哈大笑,将他扶了起来,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好儿子,先带你娘下去治病。”
李重山行了一礼,高兴的说道:“儿子听父亲的。”
杨元嗣看着他下去的身影,心里竟然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仿佛自己真有了一个这么高大的儿子一般。
也许是到了应该娶妻生子的年龄了。
晚饭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元嗣有了这样一个好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