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一个(1 / 2)

周华荣继续滑动数据板,下一个画面展现出一幅详细的地月系统缩略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目前人类部署在太空的所有太空望远镜、空间站以及其他太空观测设施。“如今,外星文明已经毫无预兆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对此却毫无准备,甚至连发生了什么都无法理解。谁又能保证不会有第二艘、第三艘宇宙飞船突然出现呢?所以,整合我们目前所有可观测资源,建立起一套覆盖完整的太空监测网络,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老师,您的意思是......”

“过去那种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观测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周华荣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机制,将全球所有的天文观测资源整合起来,就像过去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而建立的导弹预警系统那样。所谓‘巡天观测’,就是将所有能够调动的太空望远镜和观测设备都纳入进来,不间断地监控太阳系内所有天体的动向。我们要把太阳系变成一个透明的玻璃球,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可是,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真的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吗?”秦风毕竟不是天文学领域的专家,他对天文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基础知识,面对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问题,他只能虚心求教。

“我和你一样,一开始也对此抱有疑虑。”周华荣收起数据板,十指交叉,身体微微前倾,“我咨询了国内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的意见是:从技术层面来说,实现‘巡天观测’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真正的难点在于国际合作。

秦风所有所思道:“确实,想要构建一个覆盖全球性的太空监测网络,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联合全世界的力量才行。”

“嗯,”周华荣点了点头,“事实上,自从外星人出现之后,民间组织对于加强太空合作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很多具有相当权威性的科研机构都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我们的阿联酋朋友也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在积极地与其他国家进行非正式的接触和磋商,试图就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达成共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让我猜猜看,剩下的最大难题,应该就是如何说服那些政客了。”秦风接着说道。

周华荣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你说得对,科学家们总是偏向于理想主义的,他们相信科学无国界,相信只要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就一定能够跨越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障碍,实现精诚合作。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在这个世界上,政治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即使是在科学领域,也充满了各种政治博弈和利益纠葛。也即是说,科学家们无法和政客们在同一个频道上对话,至少现在还不可能。”

“老师,您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协调各方利益、促成国际合作的中间人?”秦风试探性的问道。

“没错。”周华荣赞赏地看了秦风一眼,“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是一个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国际科学组织,在国际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非政府组织,相对来说比较超脱,更容易被各国政府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