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圣公其人(2 / 2)

一个将天下万民视为刍狗的皇帝,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方腊心中平静无比,就像一个老农将要去收割成熟的果实。

杨元嗣可就没有方腊这样放松的心态了,他一路驰骋,连吃饭都是在马鞍上。

现在越早赶到东京,就越多一分胜算。

花荣一再请求元嗣要注意休息,刚过了淮河,他们就已经累死了一匹马了。

三人几乎是丝毫不顾马力,全力而行。

鲁达的伤势恢复的非常好,这时候丝毫看不出来疲倦。

花荣本来就是斥候出身,长途跋涉更是习以为常。

元嗣这具身体更是天赋异禀,加上心急急如焚,也丝毫感觉不到累。

三人快马加鞭,终于在陈留赶上了方腊的最后一批船队。

最好的渤海良马也经不住日夜不停的奔驰,况且江南的崎岖道路更伤马蹄。

只有过了淮河,地势才开阔起来,赶路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终于赶到了陈留,马匹再也支撑不住,再继续下去有暴毙的风险。

元嗣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停下来休息一晚。

三人落脚的是运河边上一处旅店,鲁达早就饥渴难耐,要了五六斤肉,两坛子酒,大吃大喝起来。

元嗣和花荣都是吃了几片肉,喝了三两碗酒,就再也不吃下去了。

花荣刚要上二楼客房歇息,突然听见一个声音说要拿两坛子酒。

本来客人进酒店买酒是再正常不过,使花荣警觉的是这几个人的口音。

杨元嗣也抬起头来,对着花荣使了个眼色。

进酒店的总共有七八个人,他们的口音全都不是北方人。

花荣有个特别的本领,他能够听出全国各地的方言,而且还能模仿。

这几个人却是正宗的睦州口音,那里正是方腊的老巢。

酒店就在运河边上,掌柜听过天南海北的方言不计其数,不过这睦州的方言却不太常见。

因此花费了好大力气才达成了交易,这群人付了钱,拿走了二十几坛酒。

鲁达这时候还在大吃大喝,杨元嗣给他使了个手势,就和花荣紧跟着那些人出了门。

运河上停了十几艘大船,吃水都很深。

这群人将酒每艘船只分了一坛,然后所有的船开始继续往西北驶去。

在那人打开船舱的一瞬间,杨元嗣借着月光看到里面至少有二十几个人。

通常运送一船粮食最多四五个人足矣,看样子这船舱里搞不好全是人。

这船队八成就是方腊的队伍了,杨元嗣和花荣不声色返回了旅店。

他们可以安安心心的睡一觉,即使河船走一晚上也赶不上奔马的速度。

杨元嗣稍微心安,因为这说明方腊还没有攻进汴梁,那就还有回旋余地。

鲁达急忙问二人为何外出,花荣将原因给他讲了。

他挠着头道:“主人,要是你指挥攻打东京要多少人马?”

杨元嗣不知道他为什么有如此疑问,刚想回答。

突然脑海中仿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元嗣也想到了问题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