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看他如此,心中也有些感动,沉声道:“兄弟们信得过,就跟着我建功立业,咱们也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大堂上的气氛空前热烈,众人纷纷将酒喝完,酒碗全部掼在地上。
杨元嗣眼看人心可用,决定趁热打铁,询问张顺有无破敌良策。
张顺放下酒碗,沉吟良久,说道:“小人手底下只有不到三百人,战船更是一艘也无。”
“方腊的水军有战船一百多艘,人数超过万人,李俊这人谋略出众,孟康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力敌。”
杨元嗣听他分析的很有道理,又问道:“不知道张庄主对于朝廷水师曹蛟了解多少?”
张顺常年在江浙一带活动,对于台州水师不甚熟悉。
不过他在江上水下的本领无人可敌,这就是自信的根本,其他人很少放在眼里。
张顺拱手说道:“管他是什么底细,小人去一探便知。”
杨元嗣要的就是他这句话,当下就又夸奖了他几句。
二人正聊的兴高采烈的时候,门外一个庄客跌跌撞撞跑了进来,说是湖边来了一队马军。
张顺听了大怒,马上命令庄客准备器械迎敌。
等众人出了庄门,杨元嗣放眼望去对岸却是登州军的旗号。
等靠岸后才发现是杨景川亲自带队,有个三百多马军。
杨元嗣看景川满脸阴沉,知道是大营肯定发生了什么变故。
张顺也会察言观色,说道:“将军若有军务请自便,小人收拾停当明日便去军中寻你。”
景川看了张顺一眼,轻声说道:“方腊军袭击了大营,朝廷军马死伤甚众……”
杨元嗣大吃一惊,花荣他们带回来的情报方腊城外并没有驻扎军队,精锐全部龟缩在杭州城内。
他从哪里能够分出军队来袭击宋军大营?
想到这里他心中焦躁,急忙翻身上马。
杨元嗣刚要离开,突然心中一动。
他将鲁达和张顺叫到身边道:“方腊贼军行动不明,我留二百马军在这里,你们两个互为犄角,用心防守。”
张顺知道这是杨元嗣对他的保护,心中感激不已,回道:“将军放心,只一夜,我们多加小心就是了。”
杨元嗣点了点头,再不迟疑,策马而去。
离着宋军大营还有五六里地,就见浓烟滚滚。
杨元嗣边走边看,大营里到处都有宋军的伤兵在哀嚎。
粮草在大营中间偏右的地方,四五堆粮仓燃起了大火。
好在大营靠近江边,取水方便,已经扑灭了明火。
杨元嗣一边走,景川一边说,他大体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本来宋军外围有一层木头营寨,作用是阻止敌军冲击。
哪里想到厢军们潦草应付,方腊的一小队精锐的骑兵大白天从大营的西南冲了进来。
宋军的拒马桩和木头栅栏都成了摆设,方腊军的骑兵撞开营寨长驱直入。
这支骑兵小队只有五百余人,却是精锐无比。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的战马虽然不甚彪悍,但是所有人骑术高明,箭法也相当出众。
他们冲进宋军大寨也并不停留,只是到处射箭放火。
领头的将领叫做庞万春,号称江南第一神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