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反杀(2 / 2)

杨元嗣将所有的人都召集起来,赵纬纶按照杨元嗣的吩咐,将贾斌的原有政策全部推翻。

剩下的那些老实持重的狱卒继续看守。

狱卒们还要出去种菜耕种,不过饭食管饱,表现出色的甚至还可以拿到饷银。

以后再也不允许虐待任何犯人,如果有不守纪律的犯人再重罚。

囚犯们听了以后有的嚎啕大哭,有的举手排额,最后都跪在地上感谢杨元嗣再生父母。

杨元嗣将十个侍卫都放在岛上,跟着赵纬纶维持维持好牢城营的秩序。

他和刘十三坐船返回登州,呼延庆听了岛上发生的事情也啧啧称奇。

王虞侯细声细气的说道:“这事情要跟王知州过一下,恐怕要经过通判和提点刑狱司,这样才万无一失。”

杨元嗣对着王虞侯作了一个揖,还没等他开口道谢。

这王虞侯就带着一股香风扑了过来,迅雷不及掩耳抓住了他的手。

元嗣吃了一惊,要是他手里有把刀子,这一下自己是无论如何是躲不开的。

他急忙抽回手,说道:“感谢虞侯提醒。”就拉着刘十三急匆匆的走出了衙门。

刘十三笑道:“阿哥实在是太俊俏了,这兔儿都把持不住。”

杨元嗣踢了他一脚,二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知州府衙。

王知州看了文书,沉吟道:“这秦斌的作为,我也曾听闻,不过这事关重大,需要京东路提点刑狱司过问才行。”

他将州里的通判叫了过来,通判又问了杨元嗣一些细节,将那文书接了过来,仔细看了。

然后问道:“这文书何人所写,端的厉害。”

元嗣笑道:“此是我一个门客所为,通判觉得我求之事能否可行?”

那通判也是个乖觉的人,摸着文书道:“别人不可,蔡太师一言可定。”

杨元嗣心中了然。

这边杨元嗣正在府中和王知州闲话,突然有公文传来,说是给杨提举的。

杨元嗣拆开一看,确实是枢密院的公文,要求他提供三百匹战马,随行还有一封加了火漆的童贯亲笔信。

王师中人老成精,知道元嗣不好当着他的面看信,找了个借口走了,元嗣一看也起身告辞。

等回到玲珑镇一看,到处是繁忙的景象。

田里农夫正忙着麦收,羊望庄的建设正式破土动工,地基全是岩石所筑,黄金石亲自监工。

元嗣回到镇上自己的房间,打开信看了起来。

原来是大宋西军最近跟西夏战事吃紧,战马损失比较大。

几次向着汴京郊区的马场索取马匹未果,童贯只能找他想办法。

这批军马是枢密院主管马政的第一批军马,童贯嘱咐他务必要办好。

杨元嗣知道事不宜迟,立马命令刘十三亲自回一趟金城。

这次他不光要运送马匹回来,还要带来五百飞骑,因为这边的人手实在是不够用了。

只是这么大规模的运输肯定要找呼延庆的平海军借船。

呼延庆听了倒是没有丝毫犹豫,他一共有大海船十艘,这次听说了要运送的人马,直接派出了四艘出海。

这四艘船上都有上次去金县的水手领航,这条航线应该是问题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