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依法优先保护自己的生命(1 / 2)

现场警察在采集信息,其他人员在不影响工作的区域,安静、相对开阔。

这就导致站在目暮警官不远处的毛利兰,就算有意识地控制了音量,声音依旧传了出去。

旁边的铃木园子有同样的想法,她短暂地思考下是否呼叫君遥,很快就被刚搬走尸体的包厢劝退。

凶案现场环境恶劣,等工藤新一回来,多的是认识机会,君遥刚养好身体,无需特意过来。

于是她拿出手机,简单带过这边发生的事,说案子很快解决,自己稍后就能回去。

是的,很快就能解决。

这是工藤新一的电话出现后,两位高中生和现场警察的共同想法。

包括站在前面的目暮警官。

不同于单纯信任同伴实力的学生,目暮警官作为土生土长的霓虹人,又二十多年一线警察,对同事的水平和所处的环境很是了解。

实力非凡的警察通常能考试成为职业组,随后快速升职,背景深厚的也一样,二者具备的,更是飞一般的晋升。

留在一线的警察实力比媒体评价中的好,不过上限就和进步空间一样明显。

追求收入的用警察这一身份“镀金”后下了海,留下的要么图一个安稳,要么都有点追求,搜查一课通常都是后者。

霓虹自有国情在,他们既要符合专业、高效维护秩序的要求,实现破案率百分之九十九,还要经常面对涉及案件的派阀子弟、资本精英。

好不容易能调查,却像光手逮刺猬,无从下手,最后不得不接受“不予立案”或“自杀身亡”的结局,谁都会不甘。

侦探的出现改变了这点,准确来说,是身份优越或声名远扬、智力出群的侦探,身边有身份优越的人也成。

起码搜查一课都很欢迎,这些侦探上能协助应对名流,下能增加民众安全感,中间还能协助破案。

顶多被恼羞成怒的群体借媒体骂一骂,但能正常立案,逮捕凶手,这些都无关痛痒。

接到报警电话时,知道地点的担忧很快被铃木园子的出现打破:可以调查立案。

尽管君遥在场这一消息增加了新的问题,但也只是从伊达航出警变成了目暮警官。

这是目暮警官的要求,伊达航的孩子不满周岁,没必要连这种时候都冲在前面。

接到工藤新一的电话纯属意外,近期破案时联系不到对方,隐约就有对方卷入复杂案件的想法,毛利兰脸上的懊恼验证了这点。

——他们似乎很久没联系了。

目暮警官瞬间产生了挂断电话的想法,倒不是怕被牵连,而是这个卡拉oK厅的熟客要么是权贵,要么是资本,要么是他们身边的人。

确定与案件无关后,客人并未全部离开,而是留在包厢,该干嘛干嘛,很可能还关注着这里。

“工藤新一”忽然出现,可能会给他造成新的麻烦。

然而毛利兰询问结束,目暮警官还没挂断电话的时候,那边没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仍旧陈述着未尽的话语。

——“真正的凶手就是卡拉oK厅的服务员,麻生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