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逸、张三、五百、七七,再加上在逃的宋九计小九,便是一、三、五、七、九,太岳山五名侍猪郎。
世人皆是瞧不起侍猪郎。
甚至就连太岳山上的门人,也有些看不上他们。那从猪圈出来后浓烈的气味,也让那些不明就里的同门们,躲得远远的。
但是他们自己都知道,能成为侍猪郎,都有着各自的缘由。
听到三人的答复,张三点了点头:“师祖已经答应了,这一次,我们一起下山!”
就在这时,从真武大殿中突然飞出一把宝剑。
一声剑鸣,冲破云霄。
整个羽玄门所有在练剑之人,仿佛都听到了这一声剑鸣般,不由自主的望向了真武大殿的方向。这一刻,太岳山上光华大盛、众剑俯首。
这剑带着剑鞘,飞到了一逸手中。
四人入眼后,便知道这就是长年挂在真武大殿上的真武剑。传说中,道门之祖留下的镇派宝剑。紧接着,张三一脸诧异地回头看向真武大殿。
师祖的意思,四人都已知晓。
若遇不敌,可凭此晋升宗师。剑落在一逸手中,便是将这个机会给了一逸。
一逸在太岳山养了几十年的猪。在这几十年间,羽玄门的各种人都见了一个遍。有天赋奇高的,有厚积薄发的,有长望大道的,也有刻舟求剑的。
到这个时候,自身如何,他心里跟明镜一样。
因为二十年前的事,他心中一直有愧,自己的契机卡在了心劫。但若是以真武剑入宗师,也不算辱没了他这几十年的修道之心。
一逸拿着真武剑,朝着真武大殿的方向施以大礼:“谢师祖!”
接下来,便是师祖的一一嘱咐。
“一逸,拿着真武剑,代表着便是我羽玄门的道理。打赢了,告诉他们羽玄门怎么想的。打输了,会有辈分高的下山。”
“你的心劫,在羽玄门,压根就不是事。”
“也快到了花甲的年龄,放宽心。”
一逸再拜:“弟子记住了。”
“张三,修道之人,念头通道最为重要。别学你师兄,钻那牛角尖。你那境界,不想压便不压了。以你的天赋,不需要什么厚积薄发。”
“你若想,可一直发!”
张三拜首:“弟子知道了。”
“五百,此次下山,我许你杀人。但不可滥杀无辜,动手之前需要同时得到一逸和张三的同意。”
五百兴奋地道:“师祖,您就瞧好吧!”
“七七,你……,下山后多听师兄的话,少惹事。”
七七笑着说道:“放心吧师祖,七七现在学乖了,只劁猪,不劁人。”
师祖最后一句是对四人说的:“去吧。”
四人再拜,并脸色严肃的同声说道:“此去,定当斩断‘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