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一定要知道那是什么。</p>
马顺应下,然后问,“那潘筠要上哪儿找?”</p>
王振大怒,“我要是知道还用得着你吗?我连名字都告诉你了,你不会去查吗?”</p>
“……可是这茫茫人海,京城人这么多,只知道一个人的名字,怎么可能查得出来?”</p>
王振脸都黑透了,压抑着怒火道:“潘筠!女的!年纪不大!道士!三清山三清观人!你到礼部去查,京城有几个出身三清观的道士一目了然,连这点都要我教你吗?”</p>
马顺反应过来,立刻拱手退下。</p>
“等等,”王振眉头一皱道:“陛下最近好像很喜欢去观星台吹风,钦天监的四位官正轮流陪同,他们不都是道士吗?”</p>
“那夏官正尹松好像就是江西人,他是龙虎山的,还是哪儿的?去查一查。”</p>
马顺应下,就先去查了尹松,一查一准。</p>
马顺自己都没想到那么顺利,简直是想什么来什么啊。</p>
他眨眨眼,问礼部的官员,“这案卷上的内容是真的?尹官正真是玉山县三清观的人?”</p>
礼部的官员:……</p>
他一脸严肃,差点没忍住当着马顺的面翻白眼,“当然是真的,我礼部的卷宗怎么可能会出错?马大人,你要是质疑我们礼部造假,最好拿出证据来。”</p>
笑话,尹松又不是死了,他们还能给人的籍贯造假吗?</p>
马顺也反应过来,就问礼部的官员,“这尹松家中还有什么人吗?师兄弟姐妹,徒弟,师侄之类的,有没有一个叫潘筠的?”</p>
礼部的官员懒洋洋的道:“只知他从小失孤,由三清观观主抚养长大,名下有几个徒弟,其余的不知。”</p>
他道:“这些事情也不在我们礼部的职责之内,他是孤儿,收养他的是三清观观主,观主没问题就能入朝为官,这么些年,礼部也没收到过有关他的弹劾。”</p>
谁没事去弹劾钦天监的人啊?</p>
钦天监那群人通常不主动找事,而他们没钱、没权、也没势,正常一点的人也不会去找他们的事。</p>
那群道士,说通俗点是官,具体一点,那就是想借助国家的力量观星、研究,顺便还能领一份俸禄的道士、</p>
要是被人找事,不领这一份俸禄,不借这一份力也可以。</p>
直接挂印跑到山里隐居起来修炼的大有人在。</p>
那挂名钦天监监正的张真人,一年有半年时间不在京城,常常找借口跑回龙虎山修炼,把事情丢给下面的副监和官正们做。</p>
朝中官员都怀疑,要不是张真人身上还有一层官爵,不得不在朝廷中任职,只怕早挂印离去了。</p>
和他一样的还有被养在皇宫深处的张某某。</p>
是真的张某某,因为没人见过他,从皇朝建立之初,一直到迁都来北京,一直有这样一个人存在。</p>
没人知道他的姓名,甚至没人见过他,但他一直存在。</p>
做到锦衣卫指挥使之后,马顺才知道宫里有这么一个人的。</p>
他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人和妖魔鬼怪用法术伤害皇帝。</p>
可惜,至今为止,没人见过他出手,但朝廷上层官员一直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p>
在此情况下,大家对钦天监里的那群道士多是敬而远之的态度。</p>
不相信,但也不得罪,且尊敬。</p>
马顺也有这种心理,查到尹松头上,他也要迟疑一下,想到王振的权势,最后还是带人去查尹宅。</p>
这一查,就把曹业给扯出来了。</p>
“她叫潘筠,又与王大人府上的失窃案有关,你既去查过,为何不上报?”</p>
曹业快要冤死了,立即道:“下官上报了的,但大人让下官亲自去报给王掌印,那两日王掌印一直在陛下身边伺候,根本无暇见下官。</p>
后来更是让人直接与下官说,不得再查失窃案,听口气,王掌印应该知道偷盗财物的贼子是谁了,下官也就不敢再查,这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了。”</p>
曹业仔细观察着马顺的表情,声音放轻了两分,“不过下官一直觉得潘筠的名字有些耳熟,却又一直想不起来,但刚才大人提到了开封,下官一下就想起来了,约是三年前,下官曾带人抄过一个潘姓官员的宅邸,他有过一个已死的女儿,也叫潘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