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run running run(2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862 字 1天前

副将无言以对,人心这种东西很奇妙。</p>

但现在这情况,这条建议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p>

方重勇长叹一声。</p>

如何在走得稳的情况下走得快,很难有标准答案。</p>

元载长叹一声说道。</p>

副将小声建议道。</p>

还有一部分人,察觉到袁晁的情况不太美妙,选择北上常州,直接投靠了官军。</p>

方重勇原本以为方清的人马会来江东跟袁晁汇合,然后一起攻城略地。</p>

“下官这便去传令。”</p>

方重勇没有矫情,当机立断决定提前收网。</p>

外面一道闪电划过夜空,扬州城就好像一座孤岛,矗立于海岸。除了这里以外,到处都是水的世界。</p>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本小说。</p>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贼寇的生命力会变得极为强悍。</p>

“反贼方清,居然跑了!”</p>

不过袁晁一时激动,似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p>

他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张草绘的地图。斥候将哪座城内没有发现贼军,都标注了出来。</p>

在攻势如潮的时候,这些人都知道,不卖力就会死,只有拼下去才有活路。</p>

“袁大帅,要不要把这些人抓回来?”</p>

“可惜了,人算不如天算。”</p>

这些“义军”的军官,素质也很令人捉急。</p>

保甲连坐这种东西,方重勇其实是比较反感的,毕竟限制了经济活力,无端制造了社会恐怖情绪。</p>

元载将一个细竹筒递给方重勇,上面的火漆还在。</p>

未来,只能更多的采用政治手腕,用怀柔政策,去解决这些所谓的“义军”了。</p>

方重勇给刘晏写了封回信,让他放开手脚收税,反正善缘山庄还空得很,多抓些人劳改也不错。</p>

围攻苏州的义军,在不接到袁晁的命令之前,还能表面上组织起来。状态虽然懒散,但好歹还是听指挥的。</p>

但袁晁似乎忘记了一点:这些义军,在不久之前,他们还是在田里刨食的农夫。并不是从小就参加军事训练的所谓“良家子”。</p>

“大帅,江南富庶,民间,还是很多粮秣的。”</p>

在逃亡的过程中,贼军数量肯定会大量减少。然后逐步被官军逼退到台州、温州等地。那边山多,地形也很复杂。</p>

但是常州那边的贼军还没有动。</p>

袁晁爆喝一声!“得令!”</p>

看到有队伍陆陆续续抵达杭州,又听说了苏州那边的乱象,袁晁立刻意识到:如今大事不妙了!他的命令,原本只是想让围攻苏州的队伍退到杭州来修整。</p>

不同的队伍有不同的想法,各行其是,根本就不听其他军官的指挥。</p>

是啊,义军在杭州附近的兵马,虽然有五万人,但是兵力分散在了三处。</p>

简单点说,就是目前已经无法完成对敌军大部的战略包围。</p>

“就算把人抓回来了,心不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p>

正当袁晁心中骂娘的时候,副将走进来,对他抱拳行礼道。</p>

这位袁大帅,已经被最近一系列的败仗,激起了血性!逃什么逃,真男人就要直面刀兵!“传令下去,在营门外列阵!”</p>

轰隆!</p>

但是刘展现在派人送信到这里,说方清没有往东跑,而是往西面的鄱阳湖跑了!</p>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把湖州的贼军解决了,然后解除杭州的围困。</p>

若是迟了,只怕湖州的贼军也要跑!”</p>

方重勇忽然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太平,与长治久安,或许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p>

副将选择了闭口不提。</p>

袁晁一脸错愣问道。</p>

说到底,汴州这边也只是个割据政权而已,尚且不具备在大唐国境范围内任意作战的实力。</p>

袁晁继续传令。</p>

方重勇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很多时候,计划是很好的,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意外。</p>

方重勇喃喃自语说道。</p>

可如今袁晁让他们撤退,这便已经暗示了,官军的反击要来了!他们已经打不下去了!华亭县的粮仓被烧,更加推波助澜的这方面的问题。</p>

各怀鬼胎的时候,那就是阴风阵阵,你都分不清身边是人是鬼。</p>

计划赶不上变化。</p>

想到这里副将连忙提醒道:“袁大帅,余杭与西陵的兵马,并不知道官军来了,就算现在去通知,他们能不能救火还要两说啊。”</p>

下官以为,这可能是袁晁与袁瑛兄弟二人,对于战局产生了分歧。</p>

亲兵匆匆忙忙的回营帐,取来盔甲,给袁晁披甲。</p>

然而他们在接到袁晁下达的撤退命令后,几乎转瞬间就失去了完整建制!这些义军不再是一支聚集起来,听从号令,统一行动的主力。而是变成一支又一支规模只有数百人,甚至只有几十人的零散队伍,以同乡、亲友为纽带聚集在一起。</p>

“大帅,趁着湖州的贼军还没跑,我们要改变计划,从杭州这边登陆,夹击湖州的贼军了。</p>

事实上,让围攻苏州的部曲退回杭州,就是防着这一手。他的命令是没有错的,只不过显然是高估了“义军”的素质。</p>

事实上,义军超过一万人的队伍,就会指挥不畅。</p>

“这么晚了,是前线出了什么状况么?”</p>

贼军缩回到杭州以西的州县后,再想围剿他们就很难了,只能一点点的收复失地。</p>

“大帅,夺回杭州后,便可以留下一位大将,并新设浙西观察使,让他带兵慢慢清缴越州、明州、台州、温州等地。大帅便可以班师回汴州了。”</p>

反贼方清派兵打到了长江南岸的秋浦,贸然派兵过江被揍以后,就缩回了秋浦。</p>

方重勇无奈摇头,他还能说什么呢,难道要怪袁晁不经打么?“你提的保甲连坐之法,将在杭州以南实行。杭州以北,肃清贼寇以后,便可以开放管制。”</p>

张光晟推开书房门,带着元载走进了书房,二人身上都被雨水打湿了,看上去有点狼狈。</p>

这些散兵游勇只是义军的一部分,虽然比例不低,但也确实有很多队伍是返回了大营的。那些人没有选择脱离袁晁的建制。</p>

副将在一旁低声询问道。</p>

何必说出来,让自己难堪呢?</p>

“大帅,太湖以东的贼军开始撤军。斥候来报,苏州附近的贼军已经开始撤退到杭州附近了。</p>

义军中组织混乱,很多人都不认识袁晁。大家都是通过那副极具辨识度的红色明光铠,来判断袁晁在不在的。</p>

盔甲在,人就在。脱下盔甲一身布衣的袁晁,走出大营就没人认识他是谁了。</p>

“你也保重!”</p>

袁晁对副将抱拳行了一礼,跨上战马就扬长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