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立威的大事,却也只是政权巩固的一件小事。改良科举制,拓宽上升渠道,与发展生产同样重要。哪一头都要兼顾。</p>
“没有,就等着官家几个时辰以后去抓人呢!”</p>
严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p>
进门的时候搜身,搜到夹带的,乱棍打出也就罢了。但出门的时候搜到夹带,那性质可就严重了。</p>
这招引蛇出洞,就是要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放松警惕。等他们考完身心俱疲的时候,再将其一网打尽!</p>
国家的威严与威信,就是这样一步步树立起来的。</p>
“考题换过了么?”</p>
方重勇继续追问道。</p>
“换了,今日清晨,下官亲自去换的。雕版印刷就是好啊,只需要提前预备一份雕版,昨夜加紧印出来即可。”</p>
严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p>
他就喜欢看到某些人气急败坏,又奈何不得自己的模样。</p>
“做得好,这次的考题,就算把从前大唐科举要用到的书,全部搬进考场,都不会有任何作用。</p>
本官这次,就是要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p>
方重勇微微点头道,对严庄执行计划的态度很满意。</p>
……</p>
贡院内,每一个考生,都在一个固定小隔间内。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题目都是大题,做完一题交一份答案,才能领取下一题。</p>
肯定有人会问,如果要上茅厕怎么办?</p>
答案是,交完一题答卷后,便可以上茅厕。如果实在来不及,那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p>
贡院内答题的考生之中,有个叫杨绾的人,此刻他正紧张的等待发卷子。</p>
,反倒是要问我们国策国政。”</p>
“常兄,伱可就少说两句吧。今日朝廷之威严,莫非你没有见到?”</p>
一个叫关播的考生对刚刚抱怨的常衮劝说道。</p>
朝廷都敢直接处置夹带的考生,鬼知道有没有人偷听他们谈话,以“大不敬”的罪名将他们逮捕啊。</p>
这话说得在理,本想开口的几个考生又都不说话了。</p>
“诸位,都少说两句,少说两句。某观之朝廷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将来一统天下者,必为昔日永王。”</p>
一个叫萧复的考生插了句嘴。</p>
“萧兄,你是驸马之子,消息灵通。你说这次朝廷出题,是个什么意思啊?”</p>
院子里最年轻的那个考生询问道,他叫刘从一,此刻不过十几岁,还是个少年郎。</p>
“意思嘛……就是没什么意思。这里又不是长安,某跟你们也是一样的。”</p>
萧复长叹一声,有些无奈。</p>
这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无言以对。</p>
常衮的父亲是县令,关播是关羽后人,萧复的母亲是基哥之女新昌公主,刘从一则是曾经的礼部侍郎刘令植之孙,京兆少尹刘孺之之子。</p>
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普通人家出身的。</p>
汴州朝廷的这次科举,直接将他们所有人的关系网都斩断,还不能行卷拓展关系。</p>
能上不能上,全凭个人本事。</p>
在他们这些“官二代”看来,汴州朝廷,当真是威严不可亵渎,有天命之相。</p>
未来不可限量。</p>
人就是这么犯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p>
“也还好嘛,都是考的真才实学,夹带的还要去劳改,从前科举,哪里有过这般公平的?</p>
诸位是想要平等,还是想谋特权?是想凭自己本事考中,还是希望随便考一下就能上?”</p>
一直没说话的杨绾,替朝廷说了句公道话。</p>
院子里陷入死一般的沉寂。杨绾这厮,直接把众人那层遮羞布给撕开了啊。</p>
没错,他们这些官二代,要的并不是平等,而是倾向于他们的特权。</p>
现在朝廷的科举已经“真正的”公平了,他们反倒是浑身不舒服。</p>
就好像某个商家没有做成某一笔生意,就认为自己亏了一笔钱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