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有脑子,但不多(2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3103 字 1天前

可是方重勇说得头头是道,高仙芝又嘴笨,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p>

二人于书案前坐定,李栖筠便开门见山询问道:“下官来此,是想知道方大使对出征小勃律的真正想法。”</p>

“换一个么?”</p>

方重勇微笑说道。</p>

高仙芝很是笼统的解释了一番,没有对这些计划进行特别说明。</p>

高仙芝非常自信的解释道。</p>

“如果说本大使,只是想让我那位爱妾,当一回石国女王过过瘾,李判官信么?”</p>

军国大事岂能儿戏!</p>

方重勇从嘴里吐出两个字来。</p>

哪怕方重勇说大唐天兵在吐火罗屯扎,他都不会觉得意外。可是石国压根就不是这个方向啊。出了龟兹不必西进疏勒,而是北上翻山越岭,然后西进,从碎叶镇的方向一路向西,才能攻打石国甚至康国那一片广袤区域。</p>

这个礼物,有点吊啊!</p>

方重勇忍不住看了笼子里那头大得不像话的五色鹦鹉一眼。</p>

方重勇突然板起脸来询问道。</p>

除了镇守焉耆镇的李嗣业与白孝德外,其他人基本上都到齐了。众将围在一张面积极大,将安西四镇每一个小绿洲,数百城镇都标注清晰的大地图跟前,等待方重勇训话。</p>

“石国。”</p>

……</p>

“节帅,高仙芝这高丽奴,性子很野,胆子很大,想法很狂啊。”</p>

“节帅,高仙芝这打法,就是拿安西将士的鲜血与尸骨,铺好他的晋升之路嘛,这种人某又不是没见过。</p>

李栖筠一脸疑惑反问道。</p>

这种事情没法去争论,实践出真知!如果真的像方重勇这样“纸上谈兵”,把双方所遭遇的情况亮出来,就能判断胜负,那还有什么仗好打呢!</p>

大家报上名号比一比,看各方条件,就能决出胜负来了!</p>

三个月时间,从安西一直浪到小勃律,再打完收工返回安西,这个计划,不是一般的离谱。</p>

方重勇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这一把……可以不用赌呢?</p>

或者说,可以不用每一把都赌命。一個人若是习惯把把都赌命,总有运气不好输的时候吧?脑袋被人割了,还能再长么?</p>

“高副都护,是因为安西将士们的披坚执锐,骁勇善战,给了你一往无前的勇气么?”</p>

孙子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p>

这也是鹦鹉颇具灵性能解释的?</p>

方重勇轻叹一声说道:“大首领,咱们也算是一起坐过酒桌的朋友了。有什么事情,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别绕弯子么?”</p>

“为什么是石国啊?”</p>

赌命的打法可以为高仙芝带来无上荣耀,可获胜的前提却是,拿着麾下唐军和他自己的小命为赌注,全部押上这一局。</p>

“高副都护,你跟本大使说说吧。你们原本的计划,是要怎么行动?”</p>

大概是昨天宴席上那一手玩得比较圆润,高仙芝与边令诚二人对他的态度明显热忱了很多。一听方重勇要商议对策,连忙将目前还在伊逻卢城的安西军大将,都召集起来商议大事。</p>

如此眼中钉,本大使要第一个将其拔了!”</p>

这个西域大国因为地缘关系,长期依附西突厥,乃是西突厥在西域的头号马仔,长期跟大唐不对付。等到西突厥势力被大唐削平之后,石国才不情不愿的朝贡,被高宗册封为大宛都督府。</p>

不得不说,方重勇的计划有些抽象了。李栖筠有些不能理解,这个计划甚至比高仙芝的计划还令人无语。</p>

气运这种事情,有时候不可捉摸。</p>

暂时没有告知众人而已。</p>

这也是他想方设法和平解决与高仙芝之间矛盾的原因。</p>

很明显,早上在签押房内争论的事情,方重勇只是在投石问路,试探安西军中对于出征小勃律的计划有什么分歧,已经得到多大支持而已。</p>

所以李栖筠就特别想知道,方重勇到底想干啥。</p>

李栖筠苦笑道。</p>

“我们预计五千人,从龟兹镇出发,经过拨换城(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新疆巴楚),然后再经过疏勒(新疆喀什)。</p>

“小勃律太穷了,那边还有十万吐蕃军屯扎在周边,可以随时支援小勃律王。</p>

签押房内的气氛顿时僵持住了。</p>

人还能挨饿,可马该怎么办?</p>

听闻特勒满川水流湍急,到时候不能过河怎么办?敌军在对岸半渡而击怎么办?</p>

粮草短缺,士卒生病怎么办?</p>

就算攻到云堡城下了,到时候肯定缺乏攻城器械,到时候去哪里找树木砍伐?</p>

万一吐火罗的人,晚来一个月怎么办?甚至晚来十天,兵力都会少一大截,粮草也会不够吃,那时候是进军还是退兵?</p>

这些环节,只要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战役就有崩盘的风险。高仙芝能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么?”</p>

但是从战术上看,高仙芝这一手又很奇妙。连自己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敌人便更是无法预料。</p>

到时候再见机行事。</p>

至于攻打小勃律的兵马,沿途招募即可。”</p>

石国与我汉家之恩怨由来已久,对我大唐更是桀骜不驯。更重要的是,石国强大富庶,不可轻忽。</p>

正在这时,笼子里的鹦鹉,突然用破锣一样的嗓子大喊道:“高仙芝贪得无厌,高仙芝贪得无厌!”</p>

冷兵器时代,直接从龟兹冲到瓦罕走廊啊……方重勇记得他前世的时候,已经是现代了,有高科技的加持。但这条路依然是凶险无比。</p>

为什么他说是“真正想法”呢?</p>

您想想啊,那条路只要去了,到时候万一出一点麻烦,那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p>

比如说大军无法翻越葱岭,比如说吐火罗的雇佣兵到时候没有来,这样的情况要怎么处理。</p>

李栖筠很明白,方重勇并不想出兵小勃律,或者说不希望就这么直接出兵,对此他另有打算。</p>

不过,这些废话就没必要跟何昌期去解释了。</p>

方重勇轻叹一声说道,他其实是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见吐火罗使者的。可是人家来都来了,拦住不放人进来,好像很失礼。</p>

这个问题高仙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小勃律他也没去过啊。只是听请来的向导说过,大山上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p>

从目前的情况看,高仙芝应该还没有说服安西军中高层,至少没有形成统一意见。</p>

方重勇面无表情看着高仙芝询问道。</p>

因为李栖筠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方重勇也是个聪明人。别人大张旗鼓的行动,不一定是真实目的,反而很可能只是计策。</p>

“大使,请您严肃一点吧。您这般调侃,下官还怎么说事呢?”</p>

这计划总结一下就五个字:艺高人胆大!</p>

没有什么可说的,战略上看,这就是一个完全顾头不顾腚,没有任何胜率可言的离大谱军事计划。</p>

而高仙芝的玩法,说实话,李栖筠也是读过兵书的,他的看法倾向于方重勇,高仙芝太过于行险了。</p>

李靖三千精兵伏击突厥人的时候,埋伏地点还不是天寒地冻,难道那时候天气很好?</p>

高仙芝知道方重勇的考量不是没有道理,但他不服气。</p>

笼子里的那头五色鹦鹉又喊了一句。</p>

方重勇和李栖筠都用诡异莫名的眼神,望向这位吐火罗使者。</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