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依旧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和机会,与国内势力强大、思想保守的宗教及军事集团,激烈争夺着对国家未来走向的话语权与控制权,内部的角力暗流涌动。
放眼整个动荡的中东,唯有那个地理位置独特、位于波斯湾与阿曼湾咽喉要道的出走派大本营阿联酋,凭借其灵活的外交手腕和较为扎实的科技底蕴与相对开放的经济政策,还勉强算得上是一片相对平静的“净土”。
但随着那个被认为是“主动派”重要棋子的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之间因领土、宗教及资源问题而不断升温的摩擦与冲突,谁也无法保证这片沙漠中的繁华绿洲还能维持多久的和平。
第六次中东战争的阴云,正如同聚集的沙尘暴般,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或许已经迫在眉睫。
南亚次大陆,“求安派”大本营的印度,似乎也开始弥漫起一股令人不安的、躁动不宁的氛围。
越来越多经过审查、措辞比较隐晦的新闻报道,以及在社交媒体和民间广泛流传的、真假难辨的传言,都在暗示着似乎有某哥强大的外部势力,已经成功渗透进了印度复杂的社会与政治结构内部。
无论是其东北部长期存在分离主义倾向的曼尼普尔邦,还是西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拉贾斯坦邦,亦或是南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安得拉邦,似乎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传播着对现任政府日益增长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度的不满与疏离感。
极个别未经证实、但流传甚广的消息甚至宣称,那个奉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亲外星势力势不两立的“人类至上派”的理事与行动干员,似乎正在这些动荡区域异常活跃,煽动不满,制造混乱,其真实目的引人遐想。
至于东亚地区,那个如同置身事外、自成一体的“学院”,依旧如同一个偏安一隅、潜心修行的隐士,将自己深深地埋藏在科技研发与星际探索的宏伟蓝图之中。
除了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挖掘着基础科学的边界、探索着宇宙的终极奥秘,以及在暗中引导着某些技术的发展方向之外,地球上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喧嚣、混乱与流血,似乎根本没有引起它哪怕一丝一毫的注意,或者说,它选择了以一种超越凡俗理解的高度,冷漠地俯瞰着这一切。
然而,讽刺的是,尽管这个世界仿佛正一天比一天滑向更深的深渊,但人类社会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激烈斗争、地缘冲突与军备竞赛,却也如同最残酷的催化剂,在客观上刺激、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整体科技水平、尤其是在军事与航天领域的畸形进步。
继中国与阿联酋率先部署并运营了各自的模块化轨道综合空间站之后,在过去这一年内,那个焕发新生、野心勃勃的“新欧盟”、渴望重塑地区影响力的土耳其、试图构建新欧亚秩序的俄罗斯、内部暗流涌动却依旧不甘人后的印度,以及南美洲的区域大国巴西,都相继成功发射并组建了属于各自国家的、规模不一但功能齐全的空间站。
航天技术的井喷式发展与扩散,清晰地预示着对于那些具备一定工业基础和国家意志的“后发国家”而言,进入并利用近地轨道空间所需要投入的门槛成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降低。
搞航天工程,似乎已经不再是普通人印象中那个动辄耗资百亿、千亿美金、只有超级大国才能玩得起的“烧钱”游戏了。只要是一个稍微有点雄心壮志、不甘于在新的时代浪潮中被边缘化的国家,都开始积极地钻研其中的门路,试图在这场方兴未艾的“新太空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这其中,各国航天技术的快速突破与成本的骤降,是否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那个看似置身事外、实则可能无处不在的学院,在外部有意无意地、或明或暗地推波助澜与技术泄露?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学院内部的少数核心成员才能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