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胜利的喜悦是那么的短暂,如同泡沫般,转瞬即逝。
哈伦的二团在苏南还没来得及喘息、享受片刻的安宁,天亮时分,叛军们便如同被激怒的野兽,再次发起了进攻。
看似连成一片,铁板一块的政府军防线,实则存在着重大的隐患,它如同一个脆弱的堡垒,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攻破,只要其中一处防线被突破,那么整条战线上的部队,都会有脱节混乱的可能。
叛军们借鉴了大量俄乌冲突中,使用到的无人机战术,他们用手头的廉价无人机,向哈马市内的政府军和亲政府武装领导人的聚集场所、指挥机构,和一些军用载具,发动了饱和式打击。
与此同时,叛军们,还继续沿用了之前屡试不爽的无人机通讯干扰战术,束缚着政府军的通讯系统,使得政府军的各部队,在衔接与配合上,出现了大量的漏洞。
没有无人机反制手段的政府军,虽然在无人机攻势下并未出现较大的损失,但哈伦,显然太过高估了友军们的心里防线,自认为一次小胜,就能重拾部队的信心,他忽略了战争所带来的恐慌和绝望,是无法轻易消除的。
无人机袭击造成的恐慌,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摧毁了政府军的防线。一些政府军的作战编队与部门,在叛军无人机袭击以及火炮轰炸下,以为了“强化安全”为理由,主动后撤,或是擅自变更其部署区域。
毫无纪律性可言的,是这些部队的真实写照,他们既没有组织,又缺乏约束,如同脱缰的野马,溃不成军。
如此荒唐的行径,直接导致政府军的侧翼部队,陷入了内部混乱的状态,他们如同被分散的沙砾,各自为战,毫无配合可言。
哈伦麾下的二团,为了不陷入三面包夹的绝境,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放弃苏南,向南边马尔德斯的方向后撤。
他的部队前脚刚到马尔德斯,叛军的部队便紧追着他们出现在了后方,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紧追不舍,要将他们彻底吞噬。
本想阻止叛军继续前进的哈伦从当地驻防部队那里得知,又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敌人正在他们的侧翼快速机动,叛军显然是打算效仿他们发起的钳形攻势截断哈马外围村镇的守军部队。
为了不让叛军的计划得逞,哈伦只能继续下令部队后撤,直至撤退至哈马市区,再想办法与大部队重新汇合、构筑防线。
接连的撤退让部队的士气十分低落,战士们好不容易连夜打下来的地方,转眼间,又拱手送了出去,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就连哈伦自己,也感到心浮气躁,内心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知道,他必须保持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他已经计划好了,要将这一口恶气,狠狠发泄在接下来的哈马防守战中,他要让那些叛军,付出惨痛的代价。
可就在他的部队刚抵达哈马市区不久,一个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传到了他的耳中:
驻守在哈马-霍姆斯一线的武装部队重兵,集体向霍姆斯方向撤退,不战而逃!
整个哈马城内,仅剩下部分第二十五特种师以及第八装甲师的少数精锐仍未完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