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世道(1 / 2)

“你是主办,自然听你的。”

杨增毫无异议地点头。

徐孝先一阵感慨,道:“仇鸾一案,陆指挥使让锦衣卫千户崔元崔大人辅助我。

这一次,厂公让您一东厂千户辅助我,我就……我就纳了闷了,不应该是千户指使百户吗?”

“能者居之,谁让是你揭发了仇鸾一案呢。”

杨增笑呵呵说道:“需不需要带人手?”

“您带钱了吗?”

徐孝先问道。

杨增愣了下,还是点头道:“下面抽屉有一百多两银子。”

徐孝先低头,原来座位下面还有抽屉,拉开一看,果然白花花的银子很是耀眼。

“去锦衣中所。”

徐孝先说道。

不大会儿的功夫,马车直接驶入壬字所门口。

本想找吴仲跟陈不胜,但两人上大街上寻衅滋事去了。

于是看到了李七儿,便让他带了两个人跟自己办差。

锦衣中所就在菜市街附近,拐到菜市街后,徐孝先跟杨增下了马车。

杨增奇怪道:“办差来这里干什么?”

徐孝先示意李七儿让两校尉去找两辆马车过来,要能装货物的。

随着两个校尉离去找马车,徐孝先跟杨增便在人来人往的菜市街转悠起来。

如今这个季节,基本上看不见新鲜的蔬菜。

自然,这也不是徐孝先的目标。

徐孝先的目标是米麦。

“买这些做什么?往自己家里拉?”

杨增皱眉,这家伙买得太多了,看来不是他的钱,真不知道心疼。

徐孝先笑了笑,问道:“杨大人,可还曾记得咱俩当初是怎么回来的吗?”

“饿着肚子回来的。”

徐孝先叹口气,道:“是啊,咱俩饿着回来的,路上经过了好几个村庄,要么整个村子没人,要么有人也没有余粮给咱们填肚子。”

随即想了想继续说道:“战事发生在秋收时节,您觉得如今那里的百姓每日靠什么生活?”

“杯水车薪,你这些粮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看在粮食的份儿上,能如实回答咱们要问他们的问题就够了,至于解决所有民生温饱,应该是州官府的事情。”

杨增若有所思,不得不佩服这家伙的缜密。

难怪是他能发现仇鸾通敌叛国的证据呢。

不大会儿的功夫,两架马车快速跑了过来。

跟车夫谈好价格后,便开始把那些米麦装了满满两车。

好在通州距离京城不远,一天一来回很是轻松。

杨增本来的车夫一身锦衣,很是惹眼。

于是徐孝先便问了杨增,而后杨增直接打发车夫回东厂,换成了李七儿来驾车。

其余两校尉每人跟一车夫在后面跟随。

三辆马车七个人,并不需要赶时间开始向东而行。

……

通州、清风楼。

浓眉大眼、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楼广元雅间里左拥右抱。

对面坐着的便是明玉楼以及这家清风楼的掌柜:金四海。

大袖遮手。

但金四海也知道楼广元的手,此时正在旁边女子的胸上游走。

“你要是再不来,我真怕有些好果子被人摘了。”

楼广元呵呵说道:“好几家都来过,听到风声后我就立刻派人过去了,都给撵走了。”

金四海笑了笑,道:“楼大人果然义气。要不是怕给您添麻烦,前些日子就想过来收了。如今给您搭上马大人了,金某这不是觉得底气更足了一些?”

“哈哈……。”

楼广元笑得很是开心:“先不说那些了,这么久没动静,想必已经被压下来了。过几日,等你这边收得差不多了,我再进京一趟,到时候去拜见马大人。”

“三五日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前些日子昌平、蓟州都忙活得差不多了。等楼大人进京,我一定好好感谢楼大人。”

金四海端起酒杯敬了楼广元一杯。

“当初我被调任通州,金掌柜随后便为我开了这家清风楼,难道我不该投桃报李?”

楼广元豪爽说道。

金四海正打算说话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清风楼掌柜带着一官员走了进来。

“楼大人、金掌柜,刚才下面的人说,京里又有人去了那边,三辆马车,两辆重车,拉的可能都是米麦。”

“这是行家啊。明月阁吗?”

金四海看向那人问道。

“具体是哪的就不清楚了,楼大人,要不下官亲自带人过去看看?”

那人看向楼广元道。

楼广元把手从旁边女子的胸口抽了出来,放在鼻间嗅了嗅。

“这一次别像上次那般客气了,通州大牢也不是没有地方。”

楼广元淡淡地说道:“也不打听打听这里是谁的地盘,三番五次的过来挑衅!”

金四海看了看楼广元,而后道:“楼大人,您在楼里好好休息休息?我跟着过去看看,等回来了我再陪大人好好喝一顿如何?”

金四海的话自然是意有所指,如今楼广元身边的两个女子,可都是他今日特意从明玉楼带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