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宰羊的宰羊,杀狼的(1 / 2)

宰羊的宰羊,杀狼的

李龙骑着自行车又去了一趟百货大楼,买了一些学习用具。</p>

孩子上学的时候通常丢三拉四,本子课本这些大件最多就是撕破了少页了,但铅笔、橡皮这些就太容易丢了。</p>

或者被分尸了。</p>

所以李龙又买了一些,准备明天带过去给上学的孩子。</p>

等骑上自行车回到大院的时候,杨大姐和韩芳已经回来了。韩芳正在清理杨大姐卖饭的那些工具,杨大姐则在准备晚饭。</p>

看到李龙回来,韩芳笑着打着招呼,李龙把其中一份文具递给她:</p>

“小芳,这是给你的。笔、尺子、橡皮和本子。听你妈妈说你期末考的不错,挺好挺好。”</p>

韩芳略有些羞涩的用围裙擦了擦手,珍重的接过那些文具。</p>

虽然现在杨大姐有钱了,但韩芳却还是节俭的性子,或者曾经流浪的那段日子,给她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了。</p>

“她叔回来了啊。”杨大姐从厨房里探出头来,“今儿个晚上做汤面片,她叔你有啥想说的木?”</p>

“揪薄一点就好。”李龙说道,“晓霞她爸胃不太好,吃厚的不好消化。”</p>

“行哩。”杨大姐应了一声,便过去继续准备。</p>

早期来参与建设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落下过胃病。主要原因就是一来在老家基本上都是饿着,吃饱饭的时候不多,过来干的活重,但饭是管够。</p>

一下子猛的吃饱吃撑,胃就伤着了。平时干的活累,时间紧,吃饭的速度就要求很快,消化不好,胃就更容易病了。</p>

李建国也是有胃病的,这也是李龙为什么打野猪还是留几个野猪肚的原因。</p>

把东西放好,李龙去主卧客厅里擦枪。</p>

今天在山里打了几发子弹,打着了狼,也救了哈里木。</p>

这让李龙再一次明白,现在的山里可不是后世,那些草原狼也不是后世会笑着乞讨的网红狼。</p>

这些狼是会吃人的!</p>

所以武器一定要保养好。冬天就得用冬天的枪油擦枪。他打算明天进山的时候给哈里木他们带些冬季用的枪油,免得他们用夏季,然后关键的时候卡壳,那就麻烦了。</p>

虽然昨天那群狼追的不是李龙自己,但他是真切的感受到了,山里打猎可不仅仅是埋伏、偷袭,有些时候是真的会直面你死我活的。</p>

带好武器,做好准备,哪怕没碰到事,也不怕。</p>

真要碰到了,至少不会因为准备不足而受损失。</p>

擦完枪,李龙看看时间,顾晓霞应该下班了,他便溜达着出去接人。</p>

既然妻子不愿意他开着吉普车招摇,那步行去接总没事吧。</p>

走到半路就看到顾博远背着手戴着棉帽子过来,看到李龙他便问道:</p>

“你去干啥?”</p>

“接晓霞去。”</p>

“不开车?走着去?”</p>

“嗯,晓霞说开车太张扬了。”</p>

“那行,你去吧,我在这里溜溜。”知道院子里就是杨大姐母女,顾博远不打算现在就进去。</p>

李龙也没说啥,继续往教育局那边走。</p>

走到快到教育局门口的时候,李龙看到顾晓霞从大门里出来,有两三个同事骑着自行车和她道别。</p>

顾晓霞过路的时候那些同事还扭头看了一眼。</p>

然后就看到李龙快步过来,把顾晓霞搀着一起过了马路。</p>

“你咋来了呢?”顾晓霞没想到李龙回来的这么快,有些意外。</p>

“我回来的早,去给他们买了些家具。哈里木和玉山江的孩子都在上学,在他们的炕桌上写字不方便,我就去木器厂买了些小桌子。</p>

回来后又去了百货大楼买了些本子,明天一起送过去。”</p>

李龙知道顾晓霞想知道自己在外面的情况,便细细碎碎的把能讲的都讲了。</p>

连膘羊可能不够,哈里木他们去其他牧民家里问的事情都讲了,打狼的事情没讲,怕顾晓霞担心。</p>

“那你明天还要早走吧?”</p>

шwш● TTKдn● c〇</p>

“嗯,早点过去,他们宰羊,我开拖拉机把能拉的都拉上,下午应该就能从山里出来,然后把羊拉到石城糖厂去。如果时间不够我就先拉回来。”</p>

反正打狼不是现在,所以李龙也不急。</p>

两个人一起边聊边走,一会儿就回到了大院子,这时候顾博远不知道从哪里走出来,也跟着走了进去。</p>

院子里已经飘着酸汤面片的味儿了。这个酸用的不是醋,而是夏天做的洋柿子酱,味道非常的好。上面再飘一层绿叶子菜,大冬天真的就非常的诱人。</p>

绿叶子菜是从后面玻璃房里摘下来的。那里面的菜大部分已经可以吃了。只是韭菜还比较细,才出苗不久,不能割。</p>

其他的像小白菜,芫荽,芹菜都已经到了能吃的时候了。</p>

小葱也有点细,等能吃至少到春节了。</p>

李龙打算过两天摘一些送到队里去。这年头吃点新鲜菜真就非常的难得。</p>

吃过饭后,顾博远拒绝了李龙送的提议,拿着手电背着手,慢慢的晃回去了。</p>

晚上有点冷,但刚吃完热汤饭,身子是暖烘烘的,根本就不怕那点冷。</p>

用顾博远的话说,当初零下三十多度,他们那些人住着地窝子,煤不够,大冬天去沙窝里挖红柳根梭梭柴也没怕过。</p>

这点冷算啥?</p>

李龙心想不稀罕听你们那光辉历史。</p>

当然其实也是有些羡慕的。开创村子的这一代,当时经历的那些苦难,能吹一辈子。</p>

吹到八十岁,那后辈也得乖乖听着。以后四小队近万亩良田,可都是他们从最开始的一点一点丈量开垦出来的。</p>

杨大姐把厨房收拾妥了,便带着韩芳去了厢房,然后就听到她督促韩芳写作业的声音。</p>

眼下有电灯,晚上写作业也不怕熏着眼睛,在杨大姐看来,这生活真就是比以前好百倍千倍了。</p>

老家那边再次写来信,依然是要钱,并没有说丈夫地址的事情,杨大姐原来一直想着要赶紧找到丈夫的心也淡了。</p>

她甚至连回去想问个究竟的心也淡了,觉得这么生活也挺好的。</p>

这两年丈夫总归会回去一趟,就算婆家人再怎么瞒,自己从老家到北疆来寻亲的事情是瞒不住的。整个村子那么多人,那么多张嘴,瞒不住。</p>

除非丈夫不想仔细打听。</p>

杨大姐打算再往村主任那里打个电报。村主任那边总体上还算公正,想来如果知道丈夫的消息,是会回复自己的。</p>

哪怕不回复,再写封信,至少如果丈夫回去了,问村主任的时候,村主任会说自己在北疆的情况。</p>

经历的事情多了,杨大姐也明白了。自己和韩芳要回了老家,八成是没办法再回来了。老家的婆婆家人,是不可能让自己再出来的。</p>

也可能是自己贪图安逸,在这里生活真的很好。再说小芳已经上学了,在老家能这样上学吗?</p>

以公公婆婆的性子,是不可能让韩芳安安稳稳的上学的。</p>

也可能丈夫找到自己,把自己和小芳带去他的单位,那时候也会有安稳的日子。</p>

但中间的这个过程,杨秀兰不敢赌。</p>

眼下的日子如此美好,她怕回去赌一把,就全输没了。</p>

李龙和顾晓霞两个在主卧里看着电视,继续聊着家常。</p>

“我们过年有三天假。”顾晓霞说道,“到时咱们在这里还是回大院子?”</p>

“回大院啊。”李龙很自然的说道。</p>

顾晓霞欲言又止。</p>

“等我把山里的事情忙完了,年前回一趟队里,把你们那边的老院子清理一下,然后把炉子架着,屋子里烘一下。”李龙继续说道:</p>

“等年前就把你爸也接回队里。这农资店反正是自己家开的,啥时候关门自己说了算。</p>

你爸虽然在城里生活了这段时间,但年肯定还是要回队里过的。毕竟还是队里的人,我想他肯定也想回去安安稳稳住几天。”</p>

顾晓霞笑了。</p>

是啊,无论是她,还是她爸,至少现在都没有把自己完全当成城里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