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0分钟级别:量能阶梯达标,5日均量线以15%-25%的幅度稳步上移,单笔超万手成交占比<30%;
4. 环境级别:沪深300指数20日均线向上(预留行业指数强度等扩展接口)。
“环境级的预留接口是关键。”陈默盯着第四项,调出锂矿企业A的实时数据——周线mAcd金叉、日线突破颈线5.2%、量能阶梯完美,但沪深300均线走平,导致其在震荡市中表现疲软。“这个标的就像一台马力强劲的赛车,”他对老张说,“但现在行驶在坑洼的路面上,动力再强也跑不出速度。我们需要更精准的路况指标。”
老张在模型备注里打下“贝塔因子优化”的字样:“要不要加入行业指数与大盘的相对强度?比如要求行业指数跑赢大盘10%以上?”陈默点头,想起2020年锂矿牛市中,锂矿指数日均跑赢沪深300指数1.5%,模型胜率因此提升15%。
深夜,周远山的消息伴随着文件传输提示音响起,《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的扫描件中,利弗莫尔的批注被红色高亮:“‘在你开始交易前,确保整个市场的趋势是向上的。’”附言只有一句话:“这里的‘整个市场’,就是你模型中的环境级因子。”
陈默盯着屏幕上的“环境级”条件,往事如潮水般涌来——251章阳光能源的mAcd陷阱、252章中化科技的颈线假突破、253章星空科技的量能对倒,这些失败案例此刻在模型中串联成线:所有的技术信号,都需要市场环境的背书。他调出2020年7月的复盘数据,当沪深300指数20日均线向上,且锂矿指数跑赢大盘20%时,模型捕捉到了天齐锂业的主升浪,胜率高达89%。
“市场环境是土壤,周线趋势是种子,日线突破是发芽,量能阶梯是养分。”陈默在日志中写下新的感悟,笔尖在“土壤”二字上停顿良久,“没有肥沃的土壤,再好的种子也会腐烂。”
凌晨四点,老张还在调试环境因子,键盘敲击声和数据回测的蜂鸣声交织成一曲工业时代的夜曲。陈默关掉主屏幕,只剩下周线mAcd金叉的标的列表在副屏闪烁,其中一只锂电标的引起他的注意——周线水上二次金叉、日线突破颈线6.3%、量能阶梯达标,但沪深300均线刚刚拐头,行业指数跑赢大盘12%。
“明天重点跟踪这个标的。”陈默对老张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坚定,“环境级因子的优化不会一蹴而就,但至少我们找到了方向。”他看着屏幕上的预留接口,突然意识到,量化模型的构建就像攀登雪山,每一步都可能遭遇新的暴风雪,但每一次登顶都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窗外的天空泛起淡青色,陈默在操盘日志的最后一页写下:“三周期共振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技术信号与市场环境形成共振,才能听见市场真正的心跳。”墨水在纸面上晕染,如同他此刻的思路——从单一指标到多因子体系,从技术分析到系统思维,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
老张的回测程序再次发出蜂鸣,优化后的模型在2022年熊市的胜率提升至45%。陈默看着这个微小的进步,明白真正的考验尚未到来——当实时行情中的标的触发所有因子,他能否克服心理障碍,严格执行模型信号?当市场环境突然恶化,模型能否及时发出预警?
工作室的门轻轻打开,周远山抱着一摞资料走进来,晨光从百叶窗的缝隙中斜切进来,在他手中的利弗莫尔笔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默知道,属于三周期共振法则的真正实战,即将在黎明后的市场中拉开序幕,而此刻的雏形,只是这场漫长征途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