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均线标准:5日均量线连续3个交易日稳步上移,每日增幅控制在15%-25%区间,避免量能突变;
2. 分时结构:分时图量能分布均匀,单笔成交超万手的交易占比<30%,杜绝早盘集中爆量后午后缩量;
3. 换手阈值:日均换手率维持3%-8%,单日换手率超过15%的标的自动进入风险池,需配合筹码穿透率二次验证。
老张的量化回测程序在凌晨四点发出蜂鸣,结果显示:该模型在2020-2022年锂矿行情中,准确捕捉到76.2%的主升浪启动点,而在元宇宙概念炒作中的胜率仅11.8%。陈默将天齐锂业的量能数据与周线mAcd金叉节点重合,发现两者的时间差从未超过一周——这意味着量能阶梯的出现,恰好是周线级别趋势共振的量能验证信号。
“量能阶梯不是孤立存在的。”陈默在日志中补充,“它必须与周线趋势、日线形态形成共振。”想起251章修正的mAcd参数,他突然意识到,量能阶梯模型其实是三维验证体系的延伸——周线看趋势方向,日线看形态突破,量能看资金诚意。
显示器右下角的时间显示03:17,星空科技的分时图仍停留在18元的收盘价,而天齐锂业的K线图在屏幕另一侧泛着微光。陈默知道,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将是如何将量能阶梯模型与周线mAcd金叉、日线颈线突破结合,形成多周期共振的量化标准。那些在爆量突破中追涨的交易者,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繁荣,却忽略了量能背后的资金性质——真实的主力资金会选择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介入,而非用对倒交易制造虚假繁荣。
窗外的天空泛起鱼肚白,陈默的手指划过键盘上的成交量快捷键,调出星空科技的逐笔成交明细。47.3%的对倒比例在数据列表中格外醒目,这串数字像一个警示标签,提醒着量能分析的核心:不是所有的放量都是机会,只有那些伴随着稳定换手、均匀量能的温和上涨,才是趋势启动的前兆。
操盘日志的最后一页,陈默写下:“量能的密码藏在‘不完美’中——没有突兀的天量,没有失衡的量价,只有像溪流汇聚般的持续增量。”墨水在纸面上晕染,如同他此刻逐渐清晰的认知:市场从不会直接给出答案,那些看似诱人的爆量突破,往往是主力设下的量能陷阱,而真正的行情,永远在量能阶梯的稳步爬升中悄悄孕育。
老张的新模型开始运行,屏幕上“多周期量能共振”的标题闪烁着红光。陈默知道,下一章的研究将围绕如何将量能阶梯纳入三周期验证体系展开——当周线趋势、日线形态、量能结构形成合力,才是真正的主升浪启动时刻。而他,正带着这些来之不易的经验,在量价时空的迷宫中,一步步靠近市场的核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