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射宫挞陵,申包胥哭秦救楚(2 / 2)

“寡人愿意把汉水以北之地都送给您。”

随侯拒绝了吴王阖闾的要求,回应道。

“我们随国是个小国,只是依附于楚国,才得以幸存至今。”

“楚随两国世世代代都有盟誓,如今楚王落难,我随国如果弃之不顾。”

“就是违背誓言,又如此侍奉您呢?”

“您现在不应该担心楚王,而是应该担心楚国的百姓。”

“如果您能够安抚楚国的百姓,让他们顺从吴国的统治。”

“我随国的意见,又算得了什么呢?”★

“啊啊啊!没想到啊!最后居然是随国救了我的子孙的性命。”楚武王感慨道,当年他可是和随人斗的厉害呢。

“确实是没想到啊,我在位的时候,随人还联络了一堆旧国,想着脱离我楚国的控制呢。”

“最后还是子文平定了随国的叛乱。”楚成王回忆道。

“随国估计是觉得吴国无法灭了我楚国吧。”楚庄王说道。

“虽然楚国被熊弃疾搞得一团糟,但毕竟地大物博,底子还在。”

“如果他这个时候倒戈了随国,等到我楚国喘过气来,他随国就要遭殃了。”

“毕竟他随国早就是我楚国的国中之国了。”

楚庄王的分析是很符合实际的,趁着吴王阖闾远征楚国期间。

★越王允常偷家,发兵北上进攻吴国,引起了远征在外的吴军的军心动摇。

还有就是楚国大夫申包胥,已经去秦国找秦伯籍求援了。

然而秦伯籍并没有立刻表达,而是表示要和国内的卿大夫商议一下。

军情十万火急,多拖一天,楚国就是离灭国边缘更近了一步。

申包胥没有办法,只好抱着秦国雍都的宫墙哭了起来,一连就是哭了好几天。

“申卿还是先回去吧,容寡人和庶长再商议商议。”

又是崭新的一天,秦伯籍和庶长一如既往的上朝,没想到申包胥还抱着宫墙在那里哭。

“我国国君现在逃亡在外,下臣又怎么敢独自休息去呢!”

“秦公啊!吴国就向野猪一样贪得无厌,不断吞食邻国的土地。”

申包胥擦了擦泛红的眼睛,说道。

“你楚国吞了那么多国,也好意思人家吴国的吗?”桓王林鄙视道。

诸楚王这边鸦雀无声,没人敢回应,毕竟事实就是这样。

“我国国君客居草莽,派外臣向贵国求援。”申包胥带着哭腔,继续道。

“如果您坐视楚国亡国,那么将来必然会和吴国为邻。”

“吴国狼子野心,到时候秦国也要危险了啊!”

“现在吴国立足未稳,正是您出兵的大好时机。”

“如果您出了兵,还没有阻止楚国灭亡,那楚国的土地就是您的了。”

“如果您出了兵,楚国有幸国祚延续了下去。”

“我楚国将世世代代侍奉秦国,本来我国国君就是您的外孙,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申包胥刚说完,随后又痛哭了起来。

秦哀公拉过了一旁的庶长,小声商议道。

最后和庶长达成一致后,他转过来命侍从拿来一叠竹简,送给申包胥。

“申卿对楚国的忠诚,天地日月可鉴!寡人很是感念啊!”

“此乃《无衣》之诗,乃是当年平天王东迁之时,我秦族对抗戎人的泣血之作。”

“今日赠予申卿!寡人和庶长,也立刻发兵救楚!”

“外臣谢秦公!”申包胥颤抖地接过《无衣》,将《无衣》轻轻地放在一旁,匍匐在秦伯籍面前。★

“多亏了申包胥啊!有秦国出兵,还有越国的牵制,我楚国应该有救了吧!”

楚庄王大松一口气,连忙带着诸楚王,向秦穆公道谢。

★吴军占领郢都后,在郢都烧杀辱掠,不干人事,引起楚人强烈不满。

申包胥跟着秦军与残余的楚国北部的戍军会合,楚王轸的哥哥子期为将。

秦楚联军击败了吴王弟弟夫概,夫概趁机率军跑路,回到了吴国自立为吴王。

联军又在随国附近击败了吴军主力,顺便消灭了唐国。

联军南下,在郢都附近与吴王亲兵多次交战。

子期以将士们的英魂也是支持焚烧他们的遗骨可以光复楚国为由,驳回了子西的反对意见。

焚烧了死去将士们的遗骨,以火攻击败了吴军。

吴军虽然多次被击败,但是损耗兵不厌诈。

但是吴王阖闾听说夫概居然擅自跑回了吴国,还自立为王。

已经没有了恋战之心了,率军撤离楚国。

联军最终收复了郢都,楚王轸回到郢都,拜子西为令尹,子期为司马。并大封在国难中支持他的功臣。

不久后,夫概篡位失败,出奔楚国,楚王轸善待了他。

楚国虽然没有被灭亡,侥幸存国。

但国力也是损耗严重,不久后水陆二军又多次被吴国击败,控制了长江,淮水下游地区。

把国内想要继续依仗秦国的支持而苟安的卿大夫们都给打醒了。

毕竟秦国不可能每次都能及时来救,亡国的威胁依然弥漫在楚国朝堂上空。

为了躲避吴国的威胁,令尹子西趁机迁都鄀都,准备开始对子常时期留下的弊病进行改革。★

pS:虽然资料稀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春秋中后期秦国,庶长的权力一直很大,一直要持续到秦献公时期。

鞭尸一说是太史公先提的,《左传》压根没这事,其他先秦文献都是鞭坟,这里还是采信吧。

周敬王十六年的主要诸侯:晋定公、楚昭王、齐景公、秦哀公、宋景公、卫灵公、鲁定公、吴王阖闾、越王允常

霸主:吴

次强:晋(六卿)、齐、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