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进殿来,药盏里的琥珀色凝成冰晶。袖口蟠龙的金瞳缺了半颗,那是伽罗弥留时绣的最后一针,银针扎进她浮肿的指尖竟没渗出血珠。山寺钟声惊起寒鸦,翅尖扫落的雪沫扑在脸上,竟比开皇十八年辽水边的冰碴还要冷冽。太学少年们诵读《尚书》的声浪穿过三十年光阴,穿堂风卷着槐花掠过石阶——那株我亲手栽的银杏苗,如今该有合抱粗了吧?
保定二年,我随齐王宇文宪讨伐北齐,大军行至晋州时正值腊月。宇文宪指着冰冻的汾水问我:\"若敌军在上游凿冰灌城,当如何?\"我命人取来羊皮囊装满沙石,沉入冰窟形成水坝。那夜伽罗寄来的家书里夹着片银杏叶,叶脉间写着\"水能载舟\"。后来我们在玉壁城截获齐军密报,高纬果然准备水攻,宇文宪拍着我肩膀大笑:\"杨坚啊杨坚,你这脑子该装进武库当兵器!\"
开皇八年的江陵阴雨连绵,我站在临江矶上望着对岸陈军旌旗。晋王广捧着水师阵图过来时,靴底沾着刚砍下的芦苇茬。\"儿臣请命先锋渡江!\"他眼底燃着的光让我想起当年沙苑之战前的父亲。那夜我在帅帐反复抚摸陈叔宝的诗集,纸页间脂粉气熏得人头疼。高颎说得对,写\"玉树流光照后庭\"的人守不住江山。五更时分,我撕下诗集封皮写了八个字传令三军:\"吊民伐罪,秋毫无犯。\"
开皇六年的长安酷热难当,民部尚书苏威顶着日头在太仓前摆开五谷样本。粟米堆里混着几粒霉变的黑点,他抓起一把举过头顶:\"江南漕运的损耗全在这些霉米里!\"后来我们在含光门城楼上敲定输籍法,伽罗递来的冰镇酸梅汤里浮着未化的碎冰。当第一批清查出的隐户在朱雀大街登记造册时,老农额头的皱纹里还沾着麦糠,他颤巍巍按手印的模样,倒比当年在相府签禅让诏书更郑重三分。
仁寿三年的初雪来得格外早,元岩跪在寝殿外汇报太子广监国事宜。他胡须上结的冰晶让我想起开皇十年处置郑译那日,雪粒子打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噼啪作响。杨素总说\"天家无私情\",可他哪知道废勇儿那夜,我独坐武德殿直到天明,案头摆着他幼时制的木马——马鬃还是伽罗用自己头发粘的。晨钟响起时,木马眼眶里凝的露水竟像在流泪。
山风卷着最后一丝药气消散在暮色里,掌心握着的和田玉镇纸渐渐失了温度。这是平陈那年萧琮献上的战利品,当时还裹着陈宫库房的封泥。恍惚看见伽罗站在般若寺的银杏树下,还是嫁我那日的妆扮,裙角沾着开皇元年新铸的五铢钱上的铜绿。远处传来沙弥扫雪的簌簌声,像极了六十三年前智仙神尼为我摩顶受戒时,佛珠滑过袈裟的轻响。冰棱终于承受不住碎在地上,那声音竟与传国玉玺落在诏书上的声响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