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探索,最终还是以无功而返收场。
不过熊洪并没有气馁,在原始社会,两个小部落之间能够直接碰到的概率,几乎无限接近于零,能够找到有人存在的证据,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况且熊洪找到的这根木棍,上面虽然有清晰的人类打磨的痕迹,但毕竟从时间上看来,也是比较久了,而这根木棍的“主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落,目前也不清楚,熊洪在这里瞎猜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想着怎么在这里尽快立足下去。
沿着白天开辟好的简易通道,熊洪又让人在周围布下不少陷阱,便带着人离开了这处森林——晚间在树林里的宿营,是熊部落一直避免的,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是不会在森林里进行扎营的。
夜晚的森林有太多的危险,很多猎食者也会选择在夜间进行行动,而夜晚本身就给它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掩护,所以没有必要,熊洪是不会选择在森林里宿营的。
“明天,我们还是分成两队,我带着人手继续去树林里查探,剩下的人,由山土负责,把营地迁往更西边的那处山脚下,”趁着夕阳还没有完全沉下去,熊洪指着不远处的山包,“那里有水,树木也有一些,离森林也近,修建营地所需的材料,基本上都能在那里找到。”
山土沉声应了一句,此处作为营地,虽然视野开阔,但海风太大,况且离树林、水源比较远,生活并不方便。
“明天大家先把营地给修建起来,尤其是木栅栏,一定要优先建好,这附近有不少野兽,没有木栅栏,要是有野兽跑到营地里,那就麻烦了。”
熊洪认真地叮嘱道,“等营地差不多修建好,再把里面的一些生活设施给建造出来,物资先找好地方存放,船只过几天再回去一次,带更多的武器和工具过来。”
水鱼点头表示明白,光靠船上的这些物资,只够食用一个多月,撑不了多久,原本族长是想在船上的食物吃完前,探索任务就随之结束。可现在计划有变,发现了其他部落的痕迹,这处营地自然就更加重要,而让他们回到部落再带一些物资过来,也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目前还是准备这个月结束后就回去,但可以把营地给稍微修建一下,方便后续到这里探索、采集资源,也是符合熊洪探索的一贯做法的。
“另外,你们走之前,将船上的巨弩都给拆下来,安装到营地里面,用来保证营地的安全。”
巨弩威力很大,完全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给野兽以致命一击,熊洪之所以留下这种巨弩,就是为了保证在接下来的营地建设中,保证营地不被野兽袭击。
众人很快就明白了各自的任务,留在这里建设营地、探索未知部落的族人自然很辛苦,但带领船队回去的水鱼等人,也轻松不到哪去。好在从船上卸下来的信鸽撑住了这些天的长途跋涉,一只只精神地在笼子中蹦跶。
熊洪用纸写了一些这里的情况介绍,放到笼子旁边的信筒里,等明天天一亮,就传回部落。这些所需的物资工具,需要熊巫在部落里提前进行准备。
四月十五,熊洪已经在西岸的森林里探索了七天。
这几天,每日行进的路程很短,几乎是一天三四里的探索。虽然慢了点,但安全却是最重要的,有了开辟出来的通道,在树林中行走不仅方便了许多,方向也不会迷失。
躺在营地里才搭建好的帐篷里,熊洪不由的有些急躁。
要是没有山土发现的那截木棍,可能熊洪也不会这么难受,最多是无聊了一些,每天带着族人赶赶海,吃点海鲜;但发现了人类的踪迹,却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再次出现,这种感觉就很让人难受。
回去吧,心有不甘,西岸森林即便不是这些人活动的主要场所,那至少也是一个狩猎经常来的地方,在这里等待,迟早会发现他们;但不回去吧,族人们在森林里砍了七八天的树,有些疲惫了,而且食物还是不够丰富,除了几次猎到了鹿、野山羊这些东西,剩下的时间,所吃到的饭,都是以黍米和粟米为主。
就算是这些粮食,也已经消耗掉快一半了。
而熊洪的计划中,在五月份之前回到部落,稍微休整一段时间后,便带人往南边去探索。
事实上,熊洪将熊大熊二这些老手们留在部落协助春耕,就是为了在春耕结束后,先行组织人手出发,去南边开路。如果在海边营地浪费太多的时间,那就会拖慢去南方的计划。
第二天,天气并不算太好,随时有可能下雨,熊洪便决定让大家在营地附近休息休息,顺便加固一下营地的临时围墙。
说是围墙,也就是用木桩在几座帐篷间围了一圈,木桩与木桩之间,用木棍、石块和绳索连接,高度也只有一米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缺少工具和“工程队”,人员又走了一半,能在这几天盖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暴雨如约而至,整整三天,营地下方河流的水量就暴涨了两倍,水位一度到达营地的围墙脚下,熊洪等人都打算冒雨将重要的物资迁往更高的地方时,雨便开始变小,直至一个晚上后彻底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