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起、夜色降临时。狭小破旧的旅店在走来一个人影。一望无际的天边,浓云压地之间,还泛着一缕湛蓝的晴空。那人好像就从这条缝隙里来。
店主的小女儿趴在床边看这可怖的夜色,直到人影越走越近,她才看清这是一个模样清俊、学生一样的年轻人。
年轻人额发有些长,眉目之间满是清冷之色。那双眼睛黝黑深邃,多一分太多情,少一分太凉薄。好像一汪高原雪地里平静的湖泊上,一片羽毛一样的雪落在湖上。
姑娘看了一眼,立刻站直了。她打开门,撩起帘子请年轻人进来。主动问:“客人从哪里来?”
那样子,连身上颜色暗淡的藏袍都忽然变得鲜亮。带着高原红的面颊也多出几分惊喜。
年轻人看面相就知道是话少的类型。他只是点头表示谢意,随后回答:“从山外来。”
走到这里,确实已经进入满是山峦的区域。他这样说也没错。
姑娘问:“那么远,你走过来吗?”
“骑马。”年轻人说完,走到桌边坐下。“我是来吃饭的。”
又补充一句:“也住店。”
姑娘问:“马呢?”
年轻人说:“放了。”
姑娘诧异。“你干嘛放了,放了以后你又怎么赶路呢?”
年轻人十分坦然的回答:“因为后面用不到了。”
他的坦然仿佛庙里修行的喇嘛一样,说出来的话又十分天然。看似跳脱,但竟然很有道理。
姑娘被他弄得无话可说。
老板听见声音,从里面出来。看女儿一直没有正经招待人家,立刻过来打圆场。“客人一看就是外面的人。走这么远累了吧,先给您倒碗水。”
他一边说,一边找出干净的陶碗,倒满热水递给年轻人。
年轻人道谢后,便开始安静的喝水。他时不时看向墙上用粉笔写的菜单,随意点了一些藏区最普通的吃食,就不再说话。
姑娘明显还想问些别的。但被父亲眼睛一横,立刻住了嘴。
父女两人走到后面,店主才说:“少问客人的事。”
“你看他长那副样子,还能平平安安一个人走到这里来。他不是个善茬,你不要动心思。”
姑娘被戳穿心事,先是羞恼,很快又泄了气。
等人走后,年轻人也没有放松姿态。如果是熟悉他的人在这里,就能看出此人神情姿态都格格不入。
他在用一张假脸。
张海桐不经意摸了摸自己的脸,随后坐在原地发呆。
从长沙离开后,张海桐回过一次香港。
……
彼时的张家已经处于人丁凋敝的状态。经历过战争后,不仅这个国家百废待兴,张家这样的家族也需要缓口气。
张海客对家族进行了简单的人口普查。
新生儿数量再次跌破新低,全族人口更是刷新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