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金黄色蜜蜂(1 / 2)

每至清明临近,总会有一段日子,天空如被轻纱笼罩,细雨纷纷扬扬,缠绵不休。

经过前些时日的忙碌,田地里所需的肥料基本都运送到位了。

如此天气,实在不宜劳作,宋建国和王静雅难得能在家中稍作休憩。

毕竟在这样的雨幕中踏入田地,没走上几步,双脚便会被厚厚的泥巴裹住,每迈出一步都颇为费力。

次日清晨,雾气弥漫,所幸雨暂时停歇了。

这样的天气,宋阳倒是颇为喜爱。他新栽下的几株崖柏,正渴望着这般雨水的滋养,如此一来,成活率定会大大提高。

像往常一样,宋阳喂完两只熊猫瓶瓶奶后,打开院子大门。

只见团团和跳跳这两个圆跳跳的小家伙,一前一后欢快地朝着竹林跑去。宋阳披上雨衣,前往田地割猪草。

到了地头,他瞧见满地的荠菜长势喜人,鲜嫩欲滴,便用镰刀精心挑选了许多带回。

荠菜散发着一股清新的香味,无论是用来做饺子馅,还是与鸡蛋一同烧汤,亦或是放入火锅中,都是宋阳钟爱的吃法。

他把割回的荠菜交给王静雅清洗后,又转身向山上走去。

不多时,他砍回了一些松柏枝叶,还有黄羊爱吃的树叶,用来投喂寒号鸟和黄羊。

山林间到处都是露水,即便宋阳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也只能保证上半身不被打湿。

而他的裤子,早已被草叶上的水珠浸湿。

尤其是那双鞋子,沾满了黄泥,走路时泥水溅到裤腿上,使得裤腿也满是泥巴,真真是成了名副其实的“泥腿子”。

安排好家中诸事,宋阳特意跑到河边,仔细清洗掉裤腿和鞋子上的泥巴。

回到屋里,他看到冯晓萱正用荠菜和肉做馅,手把手教王静雅包饺子。

冯晓萱手法娴熟,手指灵动自如。

饺皮在她手中,放上馅料,筷头蘸水一抹,手指轻快地捏几下,饺子边缘立刻出现层层叠叠、美观精致的细纹,包出的饺子宛如盛开的花朵般娇艳。

王静雅捧着饺皮,目不转睛地盯着冯晓萱的动作,哪怕冯晓萱一步一步耐心指导,可到了她手上,怎么也捏不出好看的褶皱纹路,包出的饺子反倒像恐龙的背脊,毫无美感可言。

宋阳见饺子包得这般好看,也忍不住尝试一番。

结果,接连包了七八个,却始终不得要领,比王静雅还要笨拙,他果断放弃,决定坐等吃现成的。

宋阳上楼换上干爽的衣物,回到客厅烤火。

百无聊赖之际,他想起仓房里有一块崖柏成化料的小疙瘩,稍作修整就能做成一个不错的手把件,便取了出来。

他在火塘边先用刀子简单修理,再用砂纸打磨。

但打磨完后,他觉得手感有些粗糙,略一思索,又到山坡上找来一些问荆草,对其进行精细的抛光。

崖柏自带一种独特的香气,《本草纲目》中就将它列为香木类上品的柏,据说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不管真假,闲暇时把玩一下,倒也无妨。

一直等到王静雅把煮好的饺子端到餐厅,招呼一家人吃饭,宋阳才暂且放下手中的活计。

餐厅里,大碗里盛满了饺子,透过薄薄的饺皮,能清晰看到里面成团的荠菜馅料。

荠菜与猪肉、鸡蛋堪称绝配,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开,顿时,一股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实在是难得的美味享受。

在宋阳心中,没有什么比荠菜更能代表春天的味道了,吃到嘴里,仿佛整个春天的气息都融入其中。

正所谓“三月荠菜赛灵丹”,荠菜不仅清肝护眼,味道还十分鲜美,确实是吃山野菜的好时节。

宋阳不禁又想到山里的蕨菜、刺脑包,春雨过后,想必它们也都到了萌发的时候,可千万不能错过。

这一顿,宋阳吃得心满意足,两大碗饺子下肚,整个人都舒畅极了。

饭后,他回到火塘边继续捣鼓那个木疙瘩。

此时,雾气渐渐散开,然而阴霾的天空却又飘起了小雨。不知不觉间,雨势越来越大。

“阳哥,不去看看团团和跳跳吗?雨下大了!”冯晓萱提醒道。

宋阳回过神,看着屋檐下哗哗流淌的雨水,微微一愣,赶忙穿上雨衣、水鞋往外走去。

刚出屋子,就看到跳跳已经回来了。

宋阳很是纳闷,院门紧闭,这小家伙估计是翻墙进来的。

此刻,它正坐在仓房的窗台上,两只爪子紧紧抓着窗子厚实的木头,在屋檐下躲雨。

瞧见宋阳出来,它咿咿地叫着,挥动爪子站了起来。

看来这小家伙去竹林逛了一圈,没少在里面翻找竹笋,原本黑白相间的皮毛上裹了一层泥浆,模样邋遢极了,宋阳看着它这副模样,又觉得它像个调皮的公熊。不

过,让宋阳欣喜的是,小家伙还挺聪明,都会爬窗台躲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