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马上恭敬的鞠躬一礼,诚恳的道:“臣无礼了,只愿吾皇为尧舜,不愿皇上为汉高祖、唐太宗。”
“…………”
无耻!
太无耻了!
贾环,这也实在太无耻了吧。
汪文静、陈砚之等人暗骂贾环无耻,真是马屁精,尽拿好话溜须哄骗皇上。
汉高祖、唐太宗虽然功绩显赫,地位却远不如尧舜的,在儒家道统,尧舜是最理想化的圣皇,道德的最高典范。
尧舜属于道统,是已经神话了的圣主,汉唐仅仅属于政统,人类的明君。
尧舜属于“创德”之巅,远高于汉高祖的“创业”和唐太宗的“中兴”。
虽明知贾环是捡好听的话来说,皇上还是忍不住心中高兴,嘴角上扬,笑骂道:“休要胡说,已经做了翰林院六品侍读,说话做事不懂严谨一些,什么尧舜,说这种小儿之言,岂不让人笑话你?”
皇上收起笑容,道:“如此说来,贾侍读,你是一意孤行,要反对朕回京了?反对禁军与蒙古骑兵野外较量?”
贾环想了想,说道:“陛下身系九鼎,实乃大雍社稷命脉所在,朝廷如若想引诱蒙古人过来,也不能让皇上冒矢石之险。”
嗯?
不用仓促回京诱敌?
“皇上一向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爱民如子,留在承德行宫,皇上可经常巡视附近皇庄的试种地里新种苗,关心农田耕种。”
让皇上经常出去巡视皇庄农田?
附近的皇庄农田,距离承德行宫最近的几里,远的十几里。
想引蒙古骑兵过来?
陈砚之立刻站出来表忠心,反对道:“皇上,臣反对,贾侍读,真是荒唐,刚才你还口口声声说皇上是大雍社稷命脉,不应该涉险回京,如今又让皇上出去冒险?岂不是自相矛盾?”
汪文静等人知兵之人,都暗骂陈砚之蠢货。
在承德行宫附近巡视皇庄,怎么能与回京路上风险,相提并论?
回京的路上,没有防御工事可以依靠,要实打实地承受蒙古骑兵狂暴的正面冲击,没有退缩的余地。
皇上在皇庄巡视,附近会有大量的斥候,只要发现蒙古骑兵来了,禁军只需要拦截一会蒙古骑兵,圣驾就能安全回承德行宫。
到时候,几万禁军就能全力的围剿蒙古骑兵。
皇上没理陈砚之这书呆子,望向首辅唐慎微。
唐慎微站出来,表示附议贾环的建议。
皆大欢喜,主战的禁军的勋贵将领和保守的文官,都能接受。
文官本来反对皇上回京,皇上现在留在承德行宫,只是要经常出去巡视皇庄。
几万禁军保护下,应该出不了什么危险。
(第一更,继续码字,第二更可能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