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少陵大小景,也大小风流(2 / 2)

那些有色心兜里空空的浪荡人就算没钱入红衣楼评花赏香,也可免费饱个眼福,流连各家楼下,看了痛快。

红衣楼被争相模仿仍居青坊头楼并不是红衣舞有多好,而是红衣楼出了一个艳压青坊的花魁张宝宝。

少陵小景,景在红衣楼,直到出现了一位家世败落后沦落风尘的张宝宝。

少陵小景的景更在张宝宝。

风流也在张宝宝。

走在青坊石道上,看着来往人群,有贩夫走卒,有泼皮无赖,有文人雅客,还有富家公子,各色人等应有尽有。

古往今来,花柳地总是不问出身。

忽地人群攒动,有人叫喊着红衣楼二楼开舞。

李景源觉得有趣,便也跟上,行了三百步。看到了聚集的人群,不下百人,还有更多的人正在蜂拥而来。

李景源抬头看去,红衣楼高门大楼,富丽堂皇,已然能比得上京都有名气的青楼。

二楼之上相当开阔,此时有乐师落座,未见红衣舞女,目光辗转,看到了红衣楼朱门廊柱上的对联。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李景源挑眉道:“这不是对联,倒是首诗。”

“确实是诗。”耳边传来一道喘气声,李景源转头看去,身边有一个正在大喘气的青年儒生,似乎是跑过来的,气都喘不匀称。

身旁赵高审视了此人几息,判断出他连浩然气都没读出来,没危险,便任由他停留在李景源身边。

喘匀气后,青年儒生一板一眼的执礼道:“在下朗东旭,古田私塾的学生。这位公子应该是第一次来青坊吧。”

李景源挑眉,笑道:“确实如此。”

朗东旭理所当然的点头道:“难怪不识得王大家的《青楼怨》。”

李景源眉头微皱,轻笑道:“难道是七绝圣手王少伯。”

朗东旭点头道:“不错,王大家十年前履历甘州,路过少陵,赏不得大景鳌台,便来赏小景红衣楼。醉饮半夜诗性大发,一气呵成写了一首青楼怨,此两句便是诗中精华。

当时红衣楼老鸨机敏在王大家醉酒时买下了这首青楼怨,此二句便替换了原先的门对,成了红衣楼有一个招牌。”

李景源了然点头,这朗东旭倒是个社牛,指着那显眼诗联旁边两行字,道:“那两句也是高儒所写南开朱门,北望红楼。

意思清淡,但笔法苍劲有力,是一流好字。”

跟着叹息道:“有人说此字又三味,我看不下百遍,依旧难得其一味。”

朗东旭又接着道:“不只是红衣楼,像雅香院、满春院、金凤楼都有高儒雅客留诗,虽比不上红衣楼,但也又风采,公子若是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赵高讥笑道:“我看你这儒生也算举止得体,不在私塾中苦读经典,早早读出浩然,怎对这青坊烟柳地如此熟悉。”

朗东旭正色道:“浩然气是心胸宽广纳百川的境界,境界哪是那么容易读出来的,世间儒生靠读书读出浩然的都是天才,可天才又有多少。

我老师说了境界是需要经历的,不然董大儒也不会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至理。

又有大儒说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都是提升境界的道理。

青坊之中三教九流皆有,我于青坊经历又何尝不是阅人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