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数量还远远不够,工部的人员还带着下面的人加班加点的继续制作。
不知道今年不会发生旱情,五月倒是下过几次骤暴雨,让挖好的水塘都储存了大半的水。
可是自六月上旬以来,昌兰州这边就再也没有下过雨,花蕾往周边的几个州府一打听。
发现昌辉,昌武,昌怀几个州城的情况都差不多。隔壁的西安府比自己这边更惨,雨下的更少。
看来今年还是有可能发生旱灾啊!于是,花蕾立马把刚开挖好水塘的安邦兵又调到了昌武州,帮忙挖井挖沟渠。
若到了七月中旬还不下雨,就得人工灌溉了,所以,挖井的事刻不容缓,越快越好。
原本挖水塘挖井只是为了有备无患,防止旱情,没想到今年还是有可能派上用场,花蕾喜忧参半。
喜得是自己有了一些准备,水塘里也都有一定量的水了。忧的是,万一发生旱灾,灾情严重,而自己又做得还不到位,那就比较糟糕了。
好在安邦兵人多,所以挖水井的进展速度还是很快的,可是,原本就来不及的水车就更加的来不及了。
没办法,花蕾又调拨了一些帮闲,帮忙上山砍树。做一些简单的切割工作,以缓解工部的人手紧张。
为了尽可能的预防旱灾带来的影响,所以花蕾现在也只能是哪里紧急,就往哪里调拨人手了。可是,就算这样,水车出来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如果水塘水井能挖好,但是没有水车的话,那到时灌溉还是不行啊!花蕾心里还是很急。
眼看着稻子都在灌浆结穗了,玉米也在蹭蹭蹭的往上快速生长,都是需要灌溉的时候,可是衙署工房出来的水车数量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至于下面的州城县城,花蕾就更指望不上了,前几天各州府传来口信,说制作好的水车数量,都是个位数的。唉!工部来的匠工还是太少了,花蕾叹息。
前段时间,花蕾又画出来了脚踏打谷机的图样,拉着容瑾和赵大叔,已经把打谷机试验了出来。所以工部的人手就更不够了。
这也是花蕾前面想着立式水车的时候,突然间想起了当时陈列在立式水车旁边的打谷机的模型,想着试一试是否可行。
最原始的脚踏打谷机一般由木箱、踏脚轴、踏脚架、连杆、大齿轮、小齿轮、滚筒轴、挡板、击谷齿等构成。
最难的技术就是各个配件之间,需要能够灵活的联动,从脚踏板能够带动连杆,到最后小齿轮能带动滚筒,驱动滚筒旋转,让滚筒上的击谷齿能够顺利的击落稻谷。
在前世,齿轮连杆都是用铁制作的,不过,在这里,都只能用木头制作了,好在是人工脚踏的,用木头的应该也行。
不过,为了提高效率,滚轮上小的击谷齿,是需要用比筷子略细的铁条弯曲制作的,以花蕾知府的权限,少量铁料还是能取得的。
不过,如果想制作很多打谷机的话,铁料估计也是不够的,这也是自己想到的太晚了。
如果当初在漠北就想到打谷机的话,这问题应该是早就解决了。当时自己正好怀着锦年,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就没想到制作打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