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前已看过唐显递呈的奏章,如今细细听他道来,条条框框逐渐分明。漕运乃国政大事,历朝积弊已久,其根本不在世家操控。
当唐显提到:“为解决减少劳动郡县,大兴徭役,船粮耗费巨甚的弊端,可依据枯水期、丰水期、汛期,设仓储以备灵活转运”时,皇上的眉心几不可察地一蹙,他抬手轻叩案几,惊得侍立在侧的景明连忙捧上新沏的云雾茶。
皇上:“......”
唐显似未察觉,继续道:“...效前朝常平旧制,于运河要冲设水次仓,丰水期行船,枯水期则存于仓,节次转运。更可提前统算出入,早做计划。”
他手指点在舆图上几处岸口,“不仅如此,还可在岸口增设货场,空置的官船回程时可运送轻便之物,交有司发卖,增加的收益用于官船运转、雇佣民夫......”
皇上出声打断:“仓储之策,去岁两淮总督亦有提及。然则建仓所需银两从何而来?转运途中损耗又当如何?仓储管理势必又增人员?”
他翻开案头奏章,一封李氏家主的奏折滑落在地。
唐显顺着皇上的疑问,还在解释:“仓库不一定就在岸口,水路陆路中段,短时亦可征用民间义仓......”
皇上忽然发出一声轻笑,指着奏折对唐显道:“李家倒是乖觉。”
景明会意,将奏折呈予唐显。
唐显飞快的看了一眼,不由讶然:“李家提出愿在江南四处州府协建常平仓?”
(注:京城设太仓,州县置常平仓,是基本政策。常平仓作用是平时调控粮食价格、逢水旱蝗灾时赈灾救济,但实际上各地士族把持粮市,暗中阻挠建仓,致使常平仓名存实亡,这是前因。
赵郡李氏因漕运之事受挫,此番主动请建常平仓,协调士族,实为向朝廷示好,也有保全入宫的荣美人之意)
......
澄观斋内,花影扶疏。
云夫人自华清宫一路行来,面上不显半分异色。
踏入内院时,孟姝随纯妃上前见礼,云夫人自然不着痕迹地侧身避过,虚扶着孟姝的胳膊道:“娘娘万万不可。”
一旁的云宝林见姑母对孟婕妤这般态度,面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失落。
不过她有什么情绪,大约也没人在意就是了。
云夫人母女相见,自是一番情难自抑。不过她也始终未冷落孟姝,只是碍于云宝林也在场,有些话便不宜开口,因此只与孟姝略说了几句,便拉着纯妃去了书房。
魏妈妈也有许久没见梦竹,和梦竹蕊珠凑在一起叙话。小七在府里时最喜欢粘着冬瓜玩闹,冬瓜便领着她们去回廊下赏花,不时传来几声轻笑。
绿柳趁云宝林与苏绾绾寒暄时,偷偷凑近孟姝耳边,压低声音道:“夫人怎么一副急急忙忙的样子?好像在赶着与娘娘说什么似的。”
孟姝轻轻摇头,忽的想起皇上先前提过要云夫人为她正名之事,她怔怔的望着书房方向,心头没来由地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