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盼盼快步上前,一把就抱着两个侄子,心疼地问道,“这是怎么了?嘴巴里怎么都是泥巴?摔着了吗?”
她边说边把两个侄子从上到下摸索了一遍,见没什么伤,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呜呜呜,大姑姑,”杨光宗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地,“我们已经三天没吃饭,弟弟饿了,都在啃泥巴吃。”
“阿奶也是好多天没吃东西,我就想着生火煮饭,可是,怎么也打不着火,呜呜呜,大姑姑。”
杨光宗哽咽着把话说完,又哇哇大哭起来了。
“好,乖,不哭了啊,”杨盼盼红着眼睛,声音哽咽着安抚大侄子道,“你带弟弟去洗洗,大姑姑去看看你们阿奶,就给你们做饭吃啊。”
“嗯,嗝。”
杨光宗边打着哭嗝,边拉着杨耀祖去梳洗。
“阿娘,阿娘……”
杨盼盼一边唤着“阿娘”,一边就进了屋。
屋里黑乎乎的,窗户上的席帘都没有打开。
杨周氏躺在炕上,静静的,没有一丝动静。
如果不是能看到还微微起伏的胸口,杨盼盼都以为她家阿娘已经……
杨盼盼看着她家阿娘那散落在枕头边上的干枯的头发,瘦巴的脸,忍不住眼泪大滴大滴往下落。
才多久没有回家,她家阿娘就成这样了。
“阿娘,我回来了。”
杨周氏听到杨盼盼的声音,缓缓睁开双眼,老泪纵横:“盼盼啊,你大哥他……”
“我知道了,阿娘别着急,”杨盼盼握着杨周氏的手问道,“阿爹和大嫂呢?”
“他们,他们也上山了……”
“好,阿娘躺着,”杨盼盼给杨周氏掖了掖被角说道,“我先去煮点米粥。”
说完,杨盼盼不等杨周氏拒绝,就转身出了房门。
她已经听了村民只言片语的议论,杨铁柱一行人上山打猎,大多数人回来了,还有三人至今未归。
杨铁柱就是三人之一。
院子里,紫大郎已经赶了牛车进来,正在卸车。
杨盼盼知道车上有肉包子,但是,杨周氏和两个小的都是饿了几天了,不敢给吃太油的东西。
杨盼盼赶紧生火,淘米,煮一小锅烂烂的米粥。
她本就是做饭的好手,手脚麻利,不多会儿大米就淘好,下锅。
杨盼盼此时特别庆幸,婆婆让她们每人带回来二十斤精米。
稀粥暖胃。
要不然,人饿极了,再吃些干的、硬的,生生就能把胃口吃坏。
“我去山上看看。”紫大郎卸完牛车,过来厨房这边说道。
“先别,上山的人已经是很多了,”杨盼盼冷静地说道,“你先回去告诉阿爹和阿娘,咱今儿个暂且不回去了。”
“也好,我快去快回。”
“嗯。”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米粥的香气就飘散出来了。
杨光宗和杨耀祖两个小家伙,早就搬来小板凳,坐在了厨房门前。
小鼻子还不停地嗅啊嗅的。
如果不是情况不对,杨盼盼都会笑出声来的。
此刻,她却是满心得酸涩。
如果哪一天,她有了什么意外,她的小一和小二是不是也会是这样的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