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她们长脸的好机会,不赶紧抓住才是傻子呢!
上次给紫家缝制书包的妇人们,有一个算一个,在各自婆家的地位,那是无形当中都被抬高了不少。
为啥?
不就一个书包吗?
当然不只是一个小小的书包,而是因为她们得到了紫家的认可,赚到了银钱。
没听到梧桐村隐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
跟紫家走得近的,日子都慢慢好过起来了。
最最典型的当属周老婆了。
当初为什么周老婆子死盯住紫家不放,不就是穷闹得吗?
现在,不光是郑有银和于杏花夫妻俩都在紫家做工,就连周老婆子自己也是天天在紫家工地上帮忙,每天都能有个六文钱的进账。
要知道,一个成年壮劳力,要想在北元镇找到一个稳定的一天六文钱的活计,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更何况还是一个妇道人家。
所以,一家里能有人被紫家看上的,无不像是过年了一样,兴高采烈的。
比吃了大肥肉膘子,还要让人高兴。
许多余和王小雨得了紫家的通知,就安排好了家里的活计,两个人高高兴兴地就出门。
两家本来就是挨着的,上次分家之后,就象征性地竖起了一道篱笆墙,不过中间留了门,方便来往。
大房赵德和赵苏氏本来住在二房隔壁,但是赵康把大房子换给了大房,两家就调了个位置。
现在,赵康家的住房格局,依次是大房赵德、赵康带着赵瑞柯和赵瑞瑜,接下来是二房、三房和四房。
一溜儿排开。
赵康一家还算是和睦,只除了大房那两个搅屎棍。
许多余和王小雨边说笑边往紫家去,出门就碰到了不知从哪里回来的赵苏氏和秦小花婆媳俩。
“哟,这是要去哪儿呀,”赵苏氏一看许多余和王小雨两人笑得刺眼,就忍不住嘲讽道,“不会又是上赶着去当狗尾巴草吧?”
“哟,这是从哪儿回来呀,”王小雨也学着赵苏氏的样子怼道,“就算是你想上赶子,也没人愿要啊。”
“噗嗤。”
许多余听了王小雨的话,就忍不住喷笑出声。
“你,你们……”
赵苏氏气得用手指着两人,说不出话了。
“你什么你?”许多余也是不客气地拍掉她的手,说道,“好好的过日子不香吗,非得惹事生非?”
“两位婶子,”秦小花拿腔拿调道,“长嫂如母,两位婶子如此不敬长嫂,到哪里都是说不过去的。”
“呸,”王小雨呸了一声,接着就高声喊道,“阿爹,阿爹,大嫂拦着我们,不让我们走呢!”
“大嫂,麻烦让让,”许多余也心领神会地赶紧大声说道,“阿爹刚刚还让我们手脚麻利点呢。”
赵苏氏:……
路这么宽,她哪里拦她们了?
就算是她有心要拦,能拦得住吗?
可是,还没等她想明白,旁边院子里就传来赵康底气十足的声音:“老大家的,你是吸取不了教训,是吧?”
“还不赶紧让开,让老三家的和老四家的离开。”
“阿爹,我……”
“闭嘴。”赵康厌烦地说道。
他现在是听到老大家的声音,就烦躁得不行。
“唉。”赵康再次叹息。
当初就不应该顺着老妻,非要给老大娶这个赵苏氏。
娶妻不贤,岂止是祸害三代,而是祸害子孙后代啊!
许多余和王小雨到达紫家的时候,就看到了好多熟悉的面孔。
上次的十几个人已经全部到了,就等她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