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立刻提议道:“不如把一部分红薯、土豆换成大米、面粉等百姓一眼就认识的粮食。”
刘绍却摇头:“不妥。”
“红薯、土豆产量大,大米、面粉、玉米等产量小,新鲜的红薯、土豆如果在冬季的这两三个月不吃,到了开春就会发芽或者发霉损坏,或者只能将红薯、土豆制成十斤得一斤的粉条,损耗太大。”
“只有冬季的时候让百姓们尽量吃红薯、土豆等粮食,开春以后再多吃大米、面粉、玉米、粉条等,才能支撑整个春耕到秋收的阶段。”
虽然刘绍在常建新那里还有九十多亿余额,完全可以请求常建新从现代时空采购粮食,但刘绍也秉承着,如果大唐自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尽量不要通过常建新来解决。
更何况此事,本身不是大唐粮食数量不够的问题。
现代时空,常建新听他们说完以后,几乎没有任何思考,直接开口道:
“这是什么难事?百姓不认识红薯、土豆这两种粮食有什么关系,让分发点的差役就地烤熟一些红薯、土豆,或者用锅煮熟一些红薯土豆,来领粮食的百姓,让他们就地先吃一顿。”
“相信红薯、土豆的香气,会把百姓肚子里的馋虫勾起来的,加上分发点的差役自己也现场吃一些,百姓必然不会再有任何疑虑,会相信红薯、土豆就是粮食。”
说到这个,常建新不由得回味烤红薯和烤土豆的香甜味道,以至于口水出来了。
整得他现在就想立刻整一堆火,整一点红薯、土豆来烤来吃。
古代时空那边,刘绍将常建新的话传达出来以后,刘琨、赵斌、张信三人纷纷点头,连同刘绍四人都认同常建新的提议。
“此策甚好!”只是听常建新的建议,与向常建新提出物资需求不是一个概念。
接下来,刘琨、刘绍、赵斌、张信等人继续商议其他事情。
统计出人口以后,肯定紧接着便是征召新兵。
大唐当前并入两万四千四百多晋军俘虏以后,也只不过拥有不到三万可出征作战的主力机动进队,用来防守是够用了,可若是用来进攻却是远远不够用的。
大唐只不过占有并州中部与南部,兖州、青州,豫州中北部,徐州中北部这片疆域。
距离统一北方都还差灭亡关中匈奴汉赵王朝,羌、氐两大胡人族群等势力,占据黄河以北整个冀州,幽州大部分的羯赵,占据并州北部的拓跋鲜卑,占据右北平与辽西一带的段部鲜卑,占据辽东的慕容鲜卑。
唐军再度出征进攻胡人势力,打败胡人主力军队之余,每攻占一个郡县,都得留下一些兵力驻守。
如此一来,唐军主力兵力数量必然越来越少。
如同攻占兖州的时候,唐军不得不留了一万多士兵分守兖州各郡县,攻占青州的时候又不得不留一万多士兵分守青州各郡县,攻占徐州中北部,豫州中北部,又留了一万多士兵分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