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随着郑和航海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沿途诸国的商贾如群蜂逐蜜般纷至沓来。
这些国外商客大多未持本国王廷文书,纯粹属于是嗅到商机的逐利者。
他们怀揣着银两,穿梭于京城的坊市之间。
大肆收购大明土特产,主要是以青花瓷与丝绸为主。
在他们眼中,这些精美的器物皆是能在异国换取黄金的宝藏。
只需将其运返故土,或转售他国,便能赚取数倍暴利。
按常理来说,大明自洪武时期定下海禁祖训,便不该出现这样的状况。
皇明组训规定:
禁止民间私自出海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也限制外国商船来华贸易,仅允许在官方严格控制的朝贡贸易体系下,进行有限的贸易活动。
这自然使得外国商家来华的渠道大幅减少。
只有那些以朝贡名义来华的使团,才被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贸易活动。且贸易规模和商品种类都受到严格限制。
要知道国外都清楚大明本国的货物非常值钱,但此时的大明非后世的大清,不是依靠物理就能够被打开国门做贸易的存在。
无奈,
众多海洋商人只能观望。
但随着郑和率领舰队下西洋与周遭各国开始进行贸易后,行驶在海洋上的商家开始渐渐发现,大明海禁政策出现了松动。
于是纷纷想要来分一杯羹。
当他们行驶在大明的港口停靠时,与以往的驱逐场景并没有出现,反倒是有官员热情的接待他们,还为他们指明了大明能够进行贸易的场所。
一时间,
最热闹的地方,当属京城。
尤其最近几日,异邦面孔很是常见。
让人惊奇的是,这些外国商人操着生硬的官话。
多半是常年与大明走私的商贾锻炼而出。
哪怕有不懂的词句,也用手势比划着讨价还价。
但这些对于陈羽来说,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毕竟对于他来说,赚钱多少实在是无伤大雅。
这不,
陈羽刚吃过午饭,正在清扫酒馆,打算待会回到府邸午休。
突然,
他听见屋外一阵喧哗,还有数匹马的嘶鸣声。
按道理来说,他这条街人流量很少,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
再者,
由于街道狭窄的原因,也就之前老朱运送货物时,才将马车开到了自家店面门口。
一般时候,马匹都是停放在街道的街角处。
而且声音的来源,好像就在自家门口。
难不成……
来了新邻居在搬家?
抱着好奇的想法,陈羽走了出去,结果看后直呼好家伙。
门口停着一串马车,足足不下十辆!
看对方马匹上装载货物的架势,并不是什么搬家,更像是一群商人。
陈羽瞅了瞅,发现他们之所以停在自家店面门口,是因第一辆马车的车轴坏掉了。
无法正常行驶。
看着马车上装载的满满当当货物,没有马车还真不好搬动。
陈羽来了兴趣,只因他听到车的另一侧,一直传来叽里咕噜的声音。
不像方言,更像异国语言。
老外?
陈羽走了几步,挪到马车的另外一边。
果不其然,真是老外。
还是一群!
这群商人肤色呈棕色,鼻梁高挺,面部轮廓立体,身穿长袍服饰。
其中最为典型当属头上裹着头巾。
尼玛!
这不是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中东土豪吗?
要是陈羽记得不错,中东那帮土豪是靠石油起家,不知道现在永乐时期的中东国家,国力如何。
陈羽穿越过来也是第一次见到老外,而且看着他们还是商人的样子,也不着急走。
就这样抱着着胳膊,在一旁看起来热闹。
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有一包瓜子,那就更好了。
这群商人在马车车轴这里捣鼓了半天,看样子是没有这方面的修理经验,搞了半天也没有看到成效。
一时之间反而吵了起来。
争吵的过程,用的依旧是中东母语。
陈羽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但这个过程中,陈羽一直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没有出声。
倒并不是说他动手能力强,选择冷眼旁观,而是他发现这车轴修理不好的原因在于轴心断裂。
哪怕他上,也同样修不好。
最优解就是再重新购买一辆马车。
陈羽摇了摇头,虽然不管怎么说,对方一个老外在自家门口遇到困难,自己理应尽一下地主之谊,帮衬一二。
可再次确认,发现自己修理不好后,耸了耸肩,转身离开。
叽里咕噜的鸟语也听不懂,估计他们待会很快就能反应过来修理不好,自然会去重新购买一辆。
陈羽转身离开后,这帮商队的领队,叉着腰,指了指街道,一脸愠怒对着队伍中的三个人,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
随后,
这三人连连点头,朝着街道的方向离开了。
大概率是去购买新的马车,又或者是找外援前来帮忙。
而现场则剩下了四个人,方才那个发号施令的领队,交代其余三人看好马车后,朝着陈羽所在的酒馆走去。
陈羽伸了一个懒腰,刚准备关门回去午休,就听见后面传来一道声音。
“这位兄弟,敢问你这里可有吃食?”
陈羽关门动作一怔,身后的声音听起来略微蹩脚,一看就不像本国人所说,更像一名老外。
但还是可以听懂其中的意思。
他转过身来,点了点头说道:
“我这里是一家酒馆,有酒有饭,阁下何事?”
有饭……而且还有酒?!
领队闻言脸上顿时一喜,搓了搓手,笑着说道:
“太好了,我们车队一直忙碌到现在,大中午的到现在还没有吃上饭,饿着肚子,在下是想要购买些吃食,对了,酒最好也来几坛。”
领队顿了顿,看着陈羽一副将要关门的样子,试探性的说道:
“我看掌柜的……是打算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