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公公陈德明明明不是那愚笨的人,看着挺精明的,咋就不让家里人往外走呢?她也曾试探着提议过,却被公公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她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但后来她想到自己藏在心底的心事,搞不好陈家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因此,她就没再提起此事,踏实下来,一门心思的过苦日子。
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好在陈家不是啥高门大户,家里人都很淳朴善良,这让她的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但她却再看不得孩子们饿的抓心抓肺的样子,她针线活儿不错,于是就想办法去了一趟城里的一家绣坊,给人家看了她绣的一方手帕,绣坊的掌柜见她的绣活针工细腻,花色简洁大方,就答应了让她给绣坊做活儿,但因为不知底细,不敢给她太复杂的东西,只给了她简单的手帕、荷包之类的。
半个月左右她会亲自去一趟城里,去交付绣活儿,掌柜的根据活计的好赖付给她工钱,然后再给她搭配些布匹针线之类的东西,接着回去继续做。
尽管也很辛苦,但她却很高兴,至少家里多些收入,孩子们用这些钱能买些吃食,不那么饿的难受就足够了!
好在公婆都很通情达理,这部分的钱他们一文不要,让她自己收着,让她心生感激的同时,她也会时不时地给家里买些油盐之类的必需品,公婆对她也相当满意,认为她很是懂事。
因为公公身体不好,丈夫带着三个弟弟,一个冬天也没闲着,砍几天柴攒下够卖的,就挑着柴火去城里贩卖,但兄弟四人砍的柴火,卖的钱还没有她做绣活儿挣得多。
家里的男人们也很无奈,只能更加勤谨的去干活儿,哪怕多挣一文也是好的。
就在屋里各怀心事之时,院门口却传来了动静。
陈家没有白天关门的习惯,院门白天大多数时候都是开着的,但因为院子大,和正屋有段距离,只听到门口有人在喧哗,他们以为是村里的孩子们在玩耍,直到传来傅花的喊声和奔跑的动静,他们才惊醒过来,知道家里来客人了,听声音还是傅家的外孙女,周氏急忙收拾好心情,趿拉上鞋子,赶紧迎接出来。
院子里的傅花此时已经越过了母亲陈秀秀,见到急急地奔过来的周氏,兴奋的喊道:“姥姥!姥姥!”
周氏激动地疾步上前,一把搂住扑过来的外孙女,瞅着她红扑扑的脸蛋,高兴地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一朵朵菊花:“哎哟,是我的小心肝儿来了,快让姥姥看看,可想死姥姥了!”
“姥姥!花儿也想姥姥,可想可想了!”傅花也搂着周氏的大腿,开心的说。
陈秀秀紧跟在闺女后面走了过来,见娘只顾着和闺女亲热也不理她,心里不是滋味,忍不住哼了一声:“娘!还有我呢!”
周氏这才抬起头来,看向陈秀秀,见她胖的腰都粗了,气色也很好,这才放下心来,嗔怪道:“都多大的人啦?还跟个孩子似的,还不快进屋去!”
“我多大也是您闺女!”陈秀秀上前抱住周氏的胳膊,撒娇道。
“好啦,外面怪冷的,快进屋暖和着去!”周氏说着,目光却看向了后面进院子的傅山和傅林,立即高兴地眉开眼笑喊道,“哎哟,我的两个外孙也来了,快过来让姥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