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振华在云峰村待了三日,实地检查了民兵训练和防御体系,又组织了一次反扫荡演练,这才满意的离开;
接着他又连续抽查了十几个村子,发现这些村子的情况虽然比不上云峰村,但训练方面也没有放松。
各村的地道网都挖好了,有的村还在大山里依托天然山洞,建了庇护所,提前储存了粮食和饮水,并且在周边埋设了大量土地雷,不见鬼子不挂弦。
有的村和村之间结成了对子,采用联动防御,一村有难,多村相帮,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很多游击战术也得到了革新;
有的村子甚至还自己制造了飞雷炮,像云峰村这样的大村,光飞雷炮就造了四门,火力大大加强。
现在的青龙镇,适龄男女几乎都加入了民兵连,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边生产、边战斗,连小孩都有儿童团;
在守备营的协助下,各村的识字班、夜校、小学都建立了起来,所有的小孩都读上了书,老师则由守备营那些学生兵兼任。
人民战争的魔力在青龙镇彻底显现出来,沈振华藏兵于民的战略构想也基本达成,光青龙镇就有8千多民兵,枪4千多支。
接着沈振华又检查了其他镇,各项建设虽然比不上青龙镇,但在原一营、二营的组织下,各镇的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就是枪支少一些,这个是没有办法,虽然军分区前后缴获了上万支枪,但缺口还是不少,民兵只能保证两人一支枪。
军工厂的产能还满足不了军分区的需要,现阶段还是以缴获为主,生产只能作为补充。
现在军工厂主要任务还是生产子弹、迫击炮弹、手榴弹、炸药包易于制造的消耗品,储存了半年左右的弹药以应对大战。
另外就是维修损坏的枪支和火炮,也能仿制步枪,但产量每月只有三百多支,缺少原材料、缺少工人。
沈振华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带回了军分区,然后就组织人抓整改,同时找亚力克斯采购了一批装备;
包括三八式步枪5千支,歪把子轻机枪300挺和一批物资,花费了500万鹰元,对于财大气粗的881团来说压力不大。
现在军分区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有钱花不出去,走大陆交通线太长了,沿途都是吸血鬼。
亚力克斯不解地问道:
“沈,你怎么不考虑采购花旗步枪,我那里还有三千多支存货,日军的装备性能太差,都是垃圾。”
亚力克斯因为火箭炮的买卖得到了国内大加赞赏,给予他足够的荣誉,同时职务上也得到了晋升,所以他现在往根据地跑的频率越来越高。
这次是护送沈振华采购的物资而来,由于数量很大,沿途的关卡都是他亲自打点,从渝州送到晋东南,足足花了半个月时间。
一提到花旗步枪,沈振华有些心动,但仔细考虑过后还是摇了摇头道:
“花旗步枪的性能自然是好的,但弹药补充是个大问题,我不能每次都指望你们千里转运;
日械就不一样,我们军工厂可以生产,能满足需要。
对八路军来说,子弹甚至比枪还重要。
你就说这些日械能不能搞到吧?”
亚力克斯非常不满地说道:
“沈,你这是在怀疑我的能力!”
“有钱能使鬼推磨,鬼子也一样,你要钱到位,鬼子连兜裆布都卖。”
沈振华听完后哈哈一笑道:
“我要那玩意干啥?既然你能弄到,那我就耐心等待好消息。
只要是日械,有多少我要多少,可以溢价五成!”
亚力克斯听完后双眼冒出了星星,五成的溢价足够他赚个钵满盆满了,只要抱紧沈振华这条大腿,他的退休金就有着落了。
沈振华知道鬼子跟华夏一样也有蛆虫的,像第四师团更是上下都在做生意,他们对做生意的兴趣甚至高于打仗。
日本那些洋行更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卖什么,装备、药品、紧俏物资等等,八路军没少找他们买。
亚力克斯拿到大单后就满心欢喜地离开了青龙镇,沈振华则继续闷头发展,高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881团暂时淡出了民众的视野。
树欲静而风不止,沈振华想要闷声发展,但881团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投奔青龙镇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