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礼数(1 / 2)

肆刀行 万象澄澈 1487 字 3天前

何肆回望毗云寺,影影绰绰没入晨雾。

身下是化身丈二的妮儿,无辔可衔,当即奔走若疯魔野兽。

一截比本身还长的舌头在空中晃荡,带着口涎胡乱拍打着何肆的脸。

何肆伸手拨开那条湿漉漉略带腥臭的舌头,无奈道:“妮儿,别发癫!”

一人一狗,翻过有阳国北门之称的蓟门关,城头铁铃被山风撞得叮当。

一日遍经怀来卫,新保安,龙门卫。

即便是不走寻常路,也一路也偶遇人迹。

忽有一日戡斩叮铃,好似催命。

何肆没理睬,更不会因此拔刀。

只是妮儿贪嘴,衷于追猎,寻来一个离群索居的谪仙打杀,有吃无埋。

不过只是叫他梦醒而已,没有灵蕴的血肉不甚滋补,只当打牙祭了。

再北已见燕山余脉横亘如铁。

赤城卫的夯土城墙在暮色里宛如巨鲸脊背,大旗被风扯得猎猎作响。

独石口的月光漫过滦河冰面时,何肆身上的水囊也早已冻得梆硬。

沿河谷走了一日,何肆饮冰,顺带吃了不少鱼脍。

卢龙塞的关楼已在雾霭中露出飞檐,滦河破冰声远远传来。

终于在正月初七,蓬头垢面的何肆揪住妮儿鬃毛,翻身下狗。

一连冲寒三日多,此刻刚停下身形,加之雄关在前,朔风不度。

何肆顿觉身上暖融融的。

其实是血脉冻僵的征兆。

何肆毫不在意,眼看卢龙塞锁钥之地,不禁诗意萌发。

没有诗材不要急,会抄就行。

蓟北雄关立,峥嵘势未平。

经年征战处,浩气满寰瀛。

且说同是这正月初七。

江南,贺县,千岛湖。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但在春节,南北差距还是大同小异的。

正月七,戴人胜,赠花胜,吃七宝羹,捞鱼生。

人胜者,以彩纸、丝帛等物裁为人形,祈平安顺遂,吉祥如意,此刻就在杨宝丹头上戴着呢。

花胜则是以丝帛、金箔诸物制为饰件,常作花卉、瑞兽、吉纹之状,已经同嫂嫂和小玉儿互换了。

至于七宝羹,取色艳意吉之时蔬,共计七种:韭菜、荠菜、芹菜、菠菜、青葱、大蒜、芥菜。

分别谐音久长、吉祥、勤劳、生机、聪明、精细、介祉。

都是荤辛之物,可谓和尚见了摇头,道士见了就走。

杨宝丹只喝了一小碗,就塞给小玉儿了。

现在则是被老赵强拉着,说今天是惯例捞鱼,吃鱼生的日子。

取个彩头,叫作:“捞起,捞起,风生水起。”

半拉半扯,就作如今模样,两人看似一如当初。

老仆撑船,小姐垂钓。

实际却大不相同了。

曾经性子跳脱烂漫的小姐变得文静起来,圆脸也变成了瓜子脸。

而那爱喝酒病恹恹的老仆却是眼含神光,咧嘴一笑,不见满口豁牙。

诸多医书皆说:“夫齿者,骨之余,肾之标也。”

老赵这岁数,就李且来小一轮不到,可谓纯阳老童,阳气十足。

肾气自然不缺,透骨图又早早大成,如今一口豁牙都重长出来了,现在是吃嘛嘛香。

尤爱吃剔骨肉。

本来是诚心去杨元魁面前炫耀的,他那一口老牙,可不牢固了。

结果却发现杨元魁也能吃肉,爱吃肉。

尤其是那种带血丝的白斩鸡,或者干脆不加烹饪的鱼脍。

老赵有些烦闷,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这个家,该他操心的地方真多啊。

湖面之上,风平浪静,杨宝丹握着斑竹鱼竿,不声不响许久。

身边竹篓空空荡荡,钓艺不佳,没有任何渔获。

杨宝丹其实没多想着钓大鱼,只是有些幻想,能不能再钓出个心心念念的个人来。

老赵却是看得抓耳挠腮,他本来是想带着这丫头寻开心来的,结果若是一无所获,情志更加沉郁了怎么办?

思来想去,老赵决定还是老办法,便对杨宝丹说道:“小姐,我馋酒了,去岸边买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