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城的重建,如火如荼。
与储粮村当时的情况很像,四面八方的幸存者,开始往这边涌。而当得知根据地的具体政策后,这些人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他们重建的,不是皇帝的宫殿,不是领主的居所。
是自己遮风避雨的家。
与储粮村相比,优势更胜。
储粮村粮食很多,其它物资并不丰富。安全城的各项物资,包括各样的武器和工具,都有相当的数量。
镇上只是派来的指导的人,具体的活,其实还是幸存者干的。
吃喝消耗,也是安全城之前存储的物资。
根据孙珂统计上来的数据,大家省着点用,足够消耗到下一轮庄稼收获。肯定说不上富裕,但绝对饿不死。
这就是赵世清和靳霖下手狠辣,不留余地的原因。
大家匀一匀,明明能都能活下去的。
但为了一小部分人的穷奢极欲,却要造成大规模的饥荒,每天要饿死那么多人。在这部分人眼里,其他人的命,实在太轻贱了。
所以赵世清对安全城的情况判断,是人祸,而非天灾。
涉及的人,死不足惜。
没什么好心软的。
只是可惜了那些壮烈牺牲的难民。
而安全城迎来了自己新的领导,由孙珂同志举荐,经过组织严肃讨论,大家举手表决,同意汪久长同志领安全城的职务,负责安全城接下来的整体运行。
当然,没有城主这种称谓了。
安全城的名字也改了,变成了村,难民村。
不是很好听。
但难听的东西,更容易让人记着曾经的艰难的血腥,而不是用“安全城”这种歌舞升平,虚假的称谓,去掩盖曾经的过往。
汪久长本来在军中效力,也到了中层管理的位置。
表现尚可。
但与王川,叶玄这些天赋型人才相比,只能说一般。而随着大战开展,许多人才纷纷涌现,汪久长这方面的才能,越来越不突出。继续熬下去当然也行,资历摆在那里,差不到哪里去。
但孙珂认为他在庶务方面,似乎更有天赋。
遂做了如此举荐。
大家对汪久长知根知底,想想也蛮合适。
于是,汪久长就成了难民村的村长。
随着大量幸存者涌入城内,难民村呈现出新的活力。百废待兴,生机勃勃。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吸附能力特别强,周遭的幸存者,几乎下意识便会向它聚集。
以前苟城主总是担心,夹在中间,哪一天就会被新人民政府庇护所,或者根据地揍。现在大石头可以落地了,两方势力一起揍它,直接把它揍消失了。
现在,新人民政府庇护所严重受创,自身难保。
根据地的势力大幅度扩张,直接将其纳入管理范围。
再也不用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这里反倒成了向北推进的桥头堡。
以此为基点,向北渗透。
现如今,整个新文县都在搞清剿。在收服各个小庇护所后,对它们进行了整改。然后集中力量,清除整个县区域内的丧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