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金属材料研究所,张建华加入了航空研究院611所。
因为之前并没有从事航空的工作经验,因此他去了之后并没有立即投入工作,而是开始了边看书学习边拆解废旧飞机的日常。
同时,积极向大家求教。
在学习工作的同时,张建华对政治局势也进行了观察。
可惜并没有好消息,他的建议只起到了一丁点作用,整体上并没有改变如今的局势。
看到这里,张建华知道自己有些想当然了,历史不是那么好改变的,于是他便熄了心思,一心放在研发战斗机上。
战斗机尚未研发成功,安娜倒是先替他生了一个女儿,1970年2月,女儿张宁顺利出生。
女儿出生之后,安娜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照顾女儿上,张建华则是一门心思的搞战斗机。
另一边,因为华苏关系的破裂,很多国家都在期待两国爆发战争。
这里面属丑国和阿三最为期盼。
只不过苏熊也不是傻瓜,并没有如他们的愿,没敢对华发兵。
就这样,和平又回来了。
很多人对此欢呼雀跃,但张建华并没有。
他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没有打起来,并不是苏熊良心发现了,而是因为顾忌丑国以及被咱们这种不怕死的劲头给吓住了。
无论怎么说,主动权其实一直在对方手中。
他不喜欢被动。
若是国家能够掌握制空权,就不用担心苏熊的入侵了,而且被苏熊占领的国土也要收回来。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拆解,张建华决定拿出自己的方案。
“第三代战斗机?”众人疑惑的问道。
“是的,说实话在战斗机方面咱们已经落后了,日前丑军已在入侵安南的时候使用了第三代战斗机。
以军更是利用第三代战斗机,仅仅用时六天,就占领了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因此,我国必须奋起直追才行。”张建华解释道。
“建华同志,你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
可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战斗机发展历史短,苏雄的援助也断了,日前仅有苏熊二战的飞机和丑国在朝被击落的战斗机可供参考,实在是有心无力。”所长李新明叹口气道。
“李所,经过一年多的拆解,我已经搞清楚了苏熊河丑国的战斗机,自认为对第二代战斗机算是了如指掌。
结合日前以丑两国第三战斗机的作战方式,以及外交人员传回国内的只言片语,我大概搞清楚了第三代战斗机和第二代战斗机的大概区别。
那就是低空机动灵活性高、配备先进雷达设备、加强导弹应用等,不仅可以用以空战,还可以兼顾对地攻击。
咱们只要明确了性能,就能据此慢慢研究。
这是我结合美苏两国二代战斗机研发的航空发动机,大家可以看。”说着,张建华拿出了自己的图纸。
“这是什么原理?”众人开始询问。
张建华耐心的进行了解释,说明自己这么设计的理念。
“理论上行得通,接下来就要看实物了。”李所长激动的说道,他有预感,张建华的研究是成功的。
“建华同志,接下来我们这帮人全听你的,尽快将发动机弄出来。”未等张建华说话,李所长便郑重的说道。
张建华当即答应下来。
随后在众人的努力下,用时三月,航空发动机终于问世了。